不格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一人一棍闯三国

第69章见血封喉交州董奉

  • 作者:耶律焉直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2-01-02 13:07:49
  • 章节字数:10640字

董奉一听,捶胸顿足,大骂交州太守士燮,说全是他耽误了大事,否则孙伯符将军就不会死了。

孙权和周瑜两个人一听,这里面有事儿啊!就让董奉讲一讲上怎么回事。

原来,交州刺史士燮得了暴病突然之间死去,已经停尸三天,正好董奉在交州,听说后就前去看望,把三个药丸放在死者嘴里,又给灌了些水,让人把死者的头捧起来摇动着让药丸溶化,不一会儿,士燮的手脚就像能动,脸上有了活人的颜色,半日就能坐起来,四天后就能说话了。

“阁下扬言要为我大哥治病,你真不知道我大哥已死吗?你亵渎死者,是何居心!”

不过周瑜问道:“董奉先生,孙策将军乃是中了毒箭而死,您可能查明这是什么毒吗?”

董奉沉吟片刻道:“若是孙策将军尚在,我可以观其中毒迹象判断,可是现在孙策将军亡故,我就只能从那支箭箭镞之上的残存毒药上来判断了。不知道那胸器还在不在?”

孙权听了大怒!整个江东就没人不知道孙策已经死了,这个家伙是什么意思?就让人把董奉捉拿斩首。

“慢!”阻拦者正是周瑜周公瑾,孙权遣他前往鄱阳湖操练水军以震慑荆州,此时他还尚未启程。

不过,因怒而失去理智万万不可,这也是孙权比他哥强的地方,他性子没有那么暴烈,有可能是因为脾气稍微好一点才能活那么久。

他让周瑜派出细作潜入荆州,一来,打探荆州内部动向,到底是长公子刘琦继位,还是那小东西刘琮继位;第二个,去调查一下,看看杀刘表的那个人,是不是和杀孙策的那个人一样。

那支毒箭现在仍然被好好的保存在孙策灵位之前,孙权便让人立刻给董奉取来。

董奉端详了下那支毒箭,通体是金属打造,长约半尺,重约四五斤,只有尾部的羽毛是一段五彩的飞禽羽。

董奉伸出二指来敲打在那支羽箭的箭身上,周瑜看见那支通体为不明金属打造的羽箭竟然肉眼可见的颤抖着。

周瑜周公瑾虽然武功一般,但是他看得出董奉这一举动中所透出的深厚武功,这份指力和内力,足以证明董奉无论是招数还是内力,都已经到达了收放自如的境界。

周瑜周公瑾不禁暗自对比,若是江东诸将,有几人可以达到董奉这样的实力。

董奉说道:“此物乃是纯铅打造的,铅无法锻造,只怕是磨成的。如此沉重的箭镞,恐怕世上没有可以射出它的弓箭!估计是用弩箭发出的!”

董奉又闻了闻箭头,只怕上面还残留着孙策淡淡的血腥气味。

董奉皱了皱眉头,回头问周公瑾道:“不知可否以一活物来试毒?鸡、鸭、鹅、狗俱可。”

周公瑾听了,急忙让内侍去厨下抓了一只活鸡来,拿到董奉这里,只见董奉用箭镞在鸡脖上轻轻一点,但见伤口处涌出一点殷红血液,那只鸡竟然片刻就已经死去。

“此乃何毒?”孙权目睹了董奉试毒的全过程,现在非常期待结果。

“孙权将军,此物之上乃是箭毒木之毒。”

“箭毒木?”孙权和周瑜异口同声的询问道。

“箭毒木乃是交州、南中一代的一种树木,这种树木中的乳白色汁液含有剧毒,一经接触人畜伤口,即可使中毒者浑身麻痹,静脉封闭,血气凝固,以至气绝死亡,所以,当地人们又称它为‘见血封喉’。”

“对此,南中异族民间有一说法,叫作‘七上八下九倒地’,意思就是说,如果谁中了箭毒木的毒,那么往高处只能走七步,往低处只能走八步,但无论如何,走到第九步,都会倒地毙命。说起来真是令人心生恐惧,谈虎色变。”

“南中、交州一代的土著通常以箭毒木的汁液涂抹兵刃军械,被用于战争或狩猎。当地人们把这种毒汁搀上其它配料,用文火熬成浓稠的毒液,涂在箭头上,野兽一旦被射中,入肉出血,跳跳脚就立即倒地而死,但兽肉仍可食用,没有毒性。”

孙权和周瑜听到这“见血封喉”的箭毒木有如此威力,不禁吓了一跳。孙策身中此毒仍能半月不死,足见强悍。

“此物如此厉害!不知道可否有解药?”周公瑾心想这东西若是用于征战,涂抹在箭镞或兵刃上,但凡让敌人负伤流血,岂不就等于已经杀了此人?岂不无往不利?

“周都督听禀,世间万物,相生相克,凡毒物所在之地,七步之内,必有解药。所以虽然见血封喉树本身具有毒,但是也有一种草药是能够把它降住的,这种东西就是红背主干草。红背竹竿草也叫作加独树、加布、剪刀树,是一种红色叶子的植物,植株细长,形似剪刀,正是最这毒的植物--见血封喉树的唯一解药。只不过,此药物分布是比较少的,主要就是在南中边境一带的茂密森林之中,那里瘴气横行,多毒虫猛兽,即便是当地土人,也难以前往,故而解药难得。”

“那莫非杀我兄长之人,是南中人?”孙权很是疑惑,南中之地与江东相隔十万八千里,可谓互相都是远在天边,又怎么会有所交集?更别提会有所仇怨了!南中人杀他大哥孙策孙伯符干嘛?

“孙权将军,未必就是南中之人,据我所知,交州一些地方也有此树生长,只是数量远不如南中多,而且无论是在交州还是南中,此‘见血封喉’之箭毒木,都是被奉为神木,除族人外,只有族中贵客可以接触到。交州土人、南中土人皆与孙伯符将军无冤无仇,那会不会是孙策将军的仇人借箭毒木而行凶呢?”

孙权陷入沉思,他得好好想想,这会是他们家的哪一个仇人给自己大哥下毒。

而周瑜则继续问董奉道:“既然如此,听闻荆州牧刘表刘景升也是中毒箭而亡,依董奉先生看,可否会是同一种毒药所为?”

董奉回答道:“需看中毒迹象,不知刘表刘景升何时受毒箭身死?”

“孙伯符将军死后一日,刘表遇刺,当时便死。”

“若是当时即死,倒是符合箭毒木‘见血封喉’的毒性药性,但倘若是其它烈性毒药,也可以使人当时暴毙,不好判断。”

听闻董奉如此说,周公瑾也没法判断,看来只能等去荆州的探子回来,禀报刘表遇刺虚实,才可以判断是否为同一人所为。

若是同一人所为,这一回江东和荆州,倒是有了个共同的敌人。

却说江东没了孙策,袁术于淮南素惧怕孙策率众来攻,而今打听到了孙策中箭而死,孙权坐领江东,大喜过望,他言道:“谅他孙权一碧眼小儿,紫髯鼠辈,何足道哉!”于是便欲乘机取江东之地,以纪灵为大将,率大军过江攻孙权。

孙权闻听,暂时忘却调查凶手之事,忙令周瑜周公瑾统领东吴水军迎敌。

周瑜周公瑾随令曲恶、荆通为先锋,韩当为左翼,蒋钦为右翼。周瑜自部领诸将接应。来日四更造饭,五更开船,鸣鼓呐喊而进,直奔庐江,与袁术袁公路交战。

纪灵在江上排列战船前进,于江上早见东吴船只,但见东吴之船,蔽江而来。为首一员大将,坐在船头上大呼曰:“吾乃荆通也!谁敢来与我决战?”

纪灵之令弟纪琮前进迎战荆通。两船将近,荆通拈弓搭箭,望纪琮射来,纪琮应弦而倒,落进江水之中,大江涛涛,两边还有战船行驶,旁人落入江中,尚不能生还,何况纪琮带伤?霎时沉入江中,葬身鱼腹。

于是,荆通驱船大进,万弩齐发。纪灵之军不能抵当。右边蒋钦,左边韩当,直冲入曹军队中。袁术麾下大半是汝南、淮南之兵,汝南之兵素不习水战,大江面上,战船一摆,早立脚不住。

荆通等三路战船,纵横水面。周瑜又催船助战。纪灵大军中箭着炮者,不计其数,从巳时直杀到未时。周瑜虽得利,只恐寡不敌众,遂下令鸣金,收住船只。

纪灵沿江下寨,商量如何能破周瑜周公瑾大军,部将乐就、韩浩道,愿意统领小船奇袭东吴大军营寨,纪灵闻言则大喜,说道:“吾与汝二人二十只船,再差拨精锐军五百人,皆配长枪硬弩。到来日天明,将大寨船出到江面上,远为之势。更差军校亦领三十只巡船接应汝回。”乐就、韩浩闻言欣喜而退。

次日,四更造饭,五更结束已定,早听得水寨中擂鼓鸣金。船皆出寨,分布水面,长江一带,青红旗号交杂。乐就、韩浩领哨船二十只,穿寨而出,望江南进发。

却说南岸隔夜听得鼓声喧震,遥望对江夜里,乐就、韩浩调练水军,探事人报知周瑜。周瑜往山顶观之,纪灵已经命令乐就、韩浩军已收回。

次日,忽又闻鼓声震天,军士急登高观望,见有小船冲波而来,飞报中军。周瑜问帐下:“谁敢先出?”韩当、周泰二人齐出曰:“某当权为先锋破敌。”

周瑜见二人肯奋勇向前,大喜,觉得有此兵将,江东必然可以成就霸业,而孙策孙伯符之遗志亦可以实现。

于是周瑜传令各寨严加守御,不可轻动。韩当、周泰各引哨船五只,分左右而出。

却说乐就、韩浩凭一勇之气,飞棹小船而来。韩当独披掩心,手执长枪,立于船头。乐就船先到,便命军士乱箭望韩当船上射来。韩当便让军士用盾牌遮隔。

乐就捻长枪与韩当交锋。韩当低头躲过,可是其所用之长枪,乃是马上所用,长度太长,一时尾大难掉。而韩当手起一枪,便刺死了乐就。韩当所用之枪,乃是水战专用之蓼叶枪,长度适中,灵活多变,因而可后发先至,刺死了乐就。

韩浩随后大叫赶来。隔斜里周泰船出。韩浩挺枪立于船头,两边弓矢乱射。周泰一臂挽牌,一手提刀,两船相离七八尺,周泰奋起,当即飞身一跃,直跃过韩浩船上,手起刀落,砍中韩浩左臂,韩浩左臂被齐根砍断,落于水中,周泰再复一刀,杀死韩浩。

其余士兵乱杀驾舟军士。众船飞棹急回。韩当、周泰催船追赶,到半江中,恰与纪灵处后援梁刚之船相迎。

两边便摆定船厮杀。却说周瑜引众将立于山顶,遥望江北水面艨艟战船,排合江上,旗帜号带,皆有次序。回看梁刚与韩当、周泰相持,韩当、周泰奋力攻击,梁刚抵敌不住,回船而走,韩、周二人,急催船追赶。后面纪灵见乐就、韩浩战死,梁刚抵挡不住,败退回来,心中急躁,抄起三尖两刃刀,带领大船前去江上,亲自救援。

却说梁刚划小船回营,而这时大起北方,纪灵之大船上风帆如鼓,直向江南冲去,这拦不住,梁刚小船正横在水道上,叫苦不迭,被纪灵大船一下撞碎小舟,梁刚被船撞碎头颅,陈尸江中。

这件事从里到外透着蹊跷,死法都是一样的!那个在乱阵之中伤了孙策的家伙有人看见过,说此人身材八尺有余,十分高大,身上披着一件灰衣布袍,约莫有三十五六岁,只是脸色一半为三十多岁的中年人面相,一面则是耄耋之年老人的面相,便似半边年轻,半边年老的面容,十分奇怪!手里拿一条巨大的铁笔,约莫四尺长短,通体漆黑,足有手臂粗细,乘孙策不备,一箭射中孙策前胸。

“哦?”孙权听完,发现董奉不简单,便叫人请来相见。董奉入内,孙权视之,董奉一身道服,不像个医者,倒是像一个道士,约莫四十多岁的样子,个子在七尺左右,倒是极为挺拔。

“山野村夫董奉,拜见孙权将军。”董奉倒是很懂得礼数。

董奉每次进食都像鸟一样腾空来到座位,吃完了就飞走,别人常常无所察觉。这样过了一年多,董奉辞别离去。士燮哭着挽留也留不住,就问董奉要去什么地方,要不要租买一条大船。

董奉说:“我不要船,只要一具棺木就行了。”杜燮就准备了一具棺木。第二天中午董奉就死了,士燮把他装殓后埋葬了。七天后,有个从容昌来的人捎话给士燮,说董奉感谢他,望他多多珍重。士燮知道董奉未死,就到墓地打开棺材,见里面只有一块绸子。绸子的一面画着个人形,另一面用朱砂画了道符。

而这个时候董奉才离开了交州,听说了江东孙策之伤,便日夜兼程赶往江东,可是到底晚了一步,孙策已然是个死人了。

“主公且慢!我曾听闻董奉此人,他隐居庐山,少年学医,信奉道教,曾任候官县小吏,不久归隐,在其家村后山中,一面练功,一面行医。董奉医术高明,病人只需在山中栽种杏树即可看病。经年累月,山中杏树万株,郁然成林。杏子成熟后,董奉便用杏换谷,再将谷赈济贫民。他不求名利,乐善好施,颇有名望!”

而此刻孙权在柴桑,忽然听闻到交州董奉来到柴桑,称要给孙策将军救治。

至于荆州大将文聘的那支箭,并不是孙策主要的致死原因。

要是说此人是荆州的人,或者是荆州请来的外援,那又何必回去把刘表也给杀了?或者是说杀刘表的另有其人?可偏偏杀人手法却是一样的。

孙权听闻刘表也遇刺死于毒箭之下,和孙策之死如出一辙,不禁大为吃惊,唯一不同的是,刘表年老体弱,当场就死了,而孙策的体魄极强,撑了半个月才死。

孙权也是无比愤怒,虽然此时的孙权还是个少年郎,但是他对刘表和荆州的恨意可谓滔天。先是自己的爹死在了荆州黄祖的手里,现在荆通把黄祖给杀了,这个仇算是报了,可自己的大哥又被人给害死了。而且最大的嫌疑人就是刘表。

不过现在刘表也死了,孙权发誓要查清楚这些事情的来龙去脉,如果真的是刘表或者是荆州的某一个人干的,这辈子他非要把荆州荡平了不可!

士燮说:“我刚死的时候就像在梦中,看见来了十几个穿黑衣的人把我抓上车去,进了一个大红门把我塞进了监狱。监狱里都是小单间,一间里只能住一个人。他们把我塞进一个小单间里,用土把门封上,就看不见一点光亮了。我忽然听见门外有人说太乙真人派人来召我,又听见有人挖开门上封的泥土,半天才把我弄出来。这时我看见有一辆支着红伞盖的马车,车上坐着三个人,有一个人拿着符节,招呼我上车。车把我送到家门口我醒了,就复活了。”

士燮向董奉跪拜说:“承蒙您救死复生的大恩,我该怎样报效呢?”于是他就给董奉在院里盖了一座楼侍奉他。董奉不吃别的东西,只吃干肉和枣,还能喝一点酒,士燮就一天三次供奉肉、枣和酒。

阅读一人一棍闯三国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