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仙侠奇缘 > 大道种

第24章葫芦虽小藏天地

  • 作者:烽腻
  • 类型:仙侠奇缘
  • 更新时间:2021-09-19 19:41:34
  • 章节字数:5888字

“琅琊阁,妖妖?”

李秀清自语。

远处的豆腐摊面前站着一位壮汉,正稀里哗啦的吃着烧豆腐,不知是第几份了。

女子一身紫衣,脸上遮着一方黑色的轻纱,隐约可见容貌极美,她斜斜往窗一躺,诱人妙曼的曲线勾勒得淋漓。

这下倒好,这葫芦镇的村民还被蒙在鼓里,修士们一个个做贼一样。师傅不仅没有规定如何观礼,甚至各地慕名而来的修士都是宝来国皇宫派人安置的。

这不是乱来么?

李秀清皱了皱眉头,茶小二方才说这秋葫甘是祖传手艺,就是用眼前的葫芦瓤为料揉制,最为甘甜不过,可是他竟尝到了一丝苦味。

这苦味隐藏得极深极淡,莫说是普通人,便是自己若没有在数日前破境,兴许也是尝不出的。

这是一株葫芦藤,老藤一路缠绕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葫芦。

冬天青葫,违背时节,自然成了当地一番奇事,只是镇上并无修士,向上汇报最后也不了了之。

李秀清长叹一声,耳力很好的他专心一些,甚至还能听到无数的翅膀扑腾、破空声和赶来此处的修士的落地声。

不知有多少人守在这外围的群山之间,惊起林鸟。

小镇入口处一棵寻常小树上,柳枝微微一沉,不知何处飞来一只通体雪白的蝉,肥肥胖胖,憨态喜气。

只是古怪的生了个人脑袋和一只手臂,却也不吓人,显得可爱。

小镇上的喧嚣声依旧,无人注意。

可李秀清却听到了很多惊疑的声音。

这时,一位年长的老和尚牵着一位小和尚从树下路过。

小和尚生得白净,裁剪短小的素色僧袍合身贴切,手腕上卷一小檀佛珠,婴儿肥未褪,额头上有一点朱砂,状若水滴,可爱至极,仿若是年画里的神仙小童子一般。

路过柳树,像是心有所感一般,他抬头看见这只白蝉,停下脚步,一只手指着白蝉,露出三五颗初牙,笑得开心极了。

老和尚也看到这只白蝉,忽而神色一震,心境顿破,随即默诵一声佛号,复又满面悲苦,竟转身对着白蝉微微点头行礼,这才拉着小和尚走开。

“师傅,这是什么?”

小和尚发音生疏,像是第一次说话,可是表达很准确。

老和尚闻言微微错愕,经年悲苦的脸上居然有了笑容,看来是真的很开心。

“这是蝉”

“什么蝉?”

“寒蝉”

满头雾水的苏念鹤有些紧张,不知道大小和尚什么来历,居然直接看穿自己的身份?

还想装傻充楞呢,这情况不容乐观啊。

……

老和尚牵着小和尚径直朝着李秀清走了过去,李秀清挪了挪地方,给他留出了座位。

世人皆知,如意州小雷音寺与姑射山交好,且小雷音寺在修行界有着特殊的地位。

“恭喜不惑大师,贵寺小和尚终于肯开口说话啦!”

李秀清递了一杯秋葫甘过去,摸了摸小和尚的头。

不惑大师笑着摆摆手,虽说修道之人往往心性稳重,如这般德高望重的大师更是喜怒不形于色,但是这个事情却不异于此次的大造化,大师喜上眉梢也正常。

据传,如意州有个小和尚,是大方丈圆寂前独自远带回来的,身世极其神秘。

奇的是小和尚从不说话,也不生长,数年如一日,就是那般大小。

为此小雷音寺也毫无办法,直到元山曾有消息传出,小雷音寺上下才打消顾虑。

“该吃吃,该喝喝,该说话时会说话,该长大时会长大。”

这句批语,被修士们流传甚广,甚至有人从古籍手札中苦苦求索而不知解,却不料真就是字面意思。

小和尚虽然第一次出如意州,可是声名却传遍了飞都。

想必他开口说话一事流传开来,引起的议论并不会比此次造化小。

此时,小和尚正看着面前的老槐树,干净清澈的眼神,目光炯炯。

不惑大师也看了一阵子老槐树,最后又盯着葫芦藤看了许久,叹了一口气。

“寒蝉都出世了,此次动静不可谓小,想必又是死伤无数,如意州得到消息就赶过来,望众生放下贪恋,少一些杀戮因果吧。”

李秀清双手合十,对不惑施礼。

若是其他人说出这话,必将引来一番道貌岸然、假慈悲的口诛笔伐,可是如意州的和尚说这话,只会引来无数人的尊敬,因为如意州便一直是这般做的。

“大师,那就是寒蝉?”

李秀清年纪不大,且执于苦修,机缘造化倒是看得不重,此次作为姑射山的大师兄,是一颗明子,在此地探清虚实。

“它浑身冰寒,应该是寒蝉无疑。只是不知道为何是这般模样,似乎要修出人形来?”

不惑和尚又朝柳树上的苏念鹤看了一眼,有些犹豫道:

“经你这么一问,我倒是犹豫起来,毕竟我也没见过寒蝉什么模样。传说寒蝉得尽天地造化,食的是万物祖根,饮的是仙源琼浆,若是贵山主机缘造化所在,引得寒蝉而来也不足为奇。”

李秀清自然知道出家人不打诳语的道理,闻言也是震惊不小。

“大道一饮一啄,寒蝉得尽天下造化,却没有什么攻击性,本质上来说,它就是一只蝉,可是没人能捉得住它,不管境界如何都不行,有人称它道虫便是这个道理,寒蝉不知道多久没有现身于世人前了……”

李秀清看着苏念鹤的方向若有所思。

很多人也看着这个方向若有所思。

不惑大师和李秀清又聊了一些近来的事,像是突然想起什么,问道:

“消息传出,四教各圣地速度不慢,各州修士都观礼而来,多少散修也都守在此处了,可不知道元山方面怎么回的贵山主?”

元山的批语从来都是有趣且精彩的,如给如意州小雷音寺的批语一般,让人觉得妙极。

修行界甚至有一些人专门以研究元山批语为乐,自称元山学。

若是一些针对性不强的批语流出,先人一步领悟,便是先人一步获得好处了。

不惑大师自然很好奇。

李秀清笑了笑,饮尽杯中茶,说道:

“葫芦虽小藏天地,伴我云云万里身。收起鬼神窥不见,用时能与物为春。”

镇上一处广阔之地,中心处便是老槐树。

姑射山明处就他这一个大师兄,自己可要万分谨慎才是。

大槐树边上的一处酒肆,二楼,一男一女相对而坐。

李秀清一边眯着眼睛看向四周,一边心里这般想着。

“如意州的大和尚还没出现,怎么道教的道长也还未到,还有农家的大师们,书院的读书人……都在哪里藏着呢?”

李秀清心里一阵无奈,自己早就和师傅提议过,既然邀请天下观礼,便要拿出一个章程来,规规矩矩的走流程。

不知是味道本就如此,还是有人动了手脚。

不过最近这些时日,外乡人突然多了起来,听说都是来看着葫芦的,个个贼精精的,好在没人作奸犯科,且着实让葫芦镇本地村民的小本生意好了很多,便无人在意了。

客栈、盐米铺子、酒楼勾肆便是绕着此一一排开,再远处便是一番矮小农舍鳞次栉比的景色。

老槐树的树枝之上,有红布巾缠绕,有些鲜红有些陈旧,青绿之中红色点缀,树下有香灯烛火,想必是镇上的村民经年许愿拜祭。

葫芦镇虽然以葫芦为名,但是最为标志的却是镇中心的一棵苍劲老槐树。

李秀青正坐在老槐树底下的茶水铺喝着当地最有名的“秋葫甘”,他望着老槐树,若有所思。

树干之上,缠有一株老藤,蜿蜒向上,苍劲有力,像是一条虬龙一般,气势非凡。

这壮汉每逢小吃就要停下来吃很久,丝毫没有吃饱的样子,已经有不少人围观。

“小树州来的人都挺喜欢吃东西,是不是那边太艰苦了些……”

阅读大道种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