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大国军垦

第四十七章 军垦战士的职责

  • 作者:大强67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4-04-24 11:13:18
  • 章节字数:4690字

这件事在当时影响很大,尽管受了蒙蔽的百姓们到了邻国以后发现自己受骗。根本没有煽动他们的人嘴里那种天堂般的生活。

只是也晚了。一大部分人想回来。但是我国政府没有再给他们机会。

祖国从来不会抛弃自己的孩子。但是也不会容忍那些抛弃母亲的人!

这场事件被称为“伊塔事件。”也叫“5.29反革命暴乱事件。”

但也绝不会向任何一个强权国家低头。

抗美援朝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几十万志愿军用最落后的武器。

都是干惯了活的人,这一闲下来很多人不知道怎么打发日子。马全义干脆宣布开始冬训。

兵团战士也是兵。他们人人都有武器的。他们的武器不收回,一直在家里放着。

每天早晚两次去他的领地巡视。他的军舰上新式武器一旦开启。

虽然离着连里并不太近。但是整个连队也能听得见。

生生打败了以某大国为首的武装到牙齿的联军!把他们所谓战无不胜的神话砸烂在三八线上!

兵团就是我们战士铁血精神的延续。

他们虽然以后摘掉了军衔。但是他们永远是祖国的战士!不但他们是。www.smrhm.com 幻想小说网

就连他们的孩子从出生起,就注定肩负起同样的使命。那就是祖国是不容侵犯和践踏的!

连里的军训可不只是拉练和五公里越野。

他们更注重的就是实弹演习。

再困难的时期,国家对兵团也没有进行什么弹药限制。

因为组建这支队伍的首长就是共和国建国元勋之一。

那个时代的人,没有一个会对那首歌陌生。

那就是著名的“南泥湾!”

每次广播里面响起郭兰英甜美的声音。大家都会热血沸腾。

“花篮的花儿香,请我来唱一唱啊。”

共和国的所有人,不但都知道这首歌。也知道著名的三五九旅。更不会忘记三五九旅的首长。

正是这个首长,把南泥湾精神带到了北疆这块更广漠的土地上。

而三五九旅的战士们。已经象一棵棵挺拔的白杨。在北疆的大漠中深深的扎下了根!

而那位将军,叶雨泽他们这一代人都喊他王爷爷。那是个比爷爷还亲的老人。

虽然某个特殊时期,兵团建制一度划归地方。

但那只是上边的事情。而每个兵团战士从没有把自己当成老百姓!

他们是王将军的兵,他们是一手拿工具。一手拿武器的军垦战士!

所以,每次实弹射击的成绩。真正的部队战士来了。也得叹服。

兵团战士才是真正的老兵。他是我们共和国的军魂!

叶雨泽和杨革勇趴在一块大石头后面观看战士们打靶。

这时候轮到杨革勇的爸爸一排长打靶。

只见他趴在地上。手中是一挺轻机枪。就是子弹压进一个圆形的铁盒子里面。

最后把铁盒卡在机枪上。一搂扳机。瞬间几百发子弹就能倾泻出去。

当然,那种打法肯定是不适合打靶的。

打靶需要的是精准度。而不是那种一泻千里的气势。

杨玉林端枪瞄准。“哒哒哒。”一个点射完毕。

报靶员迅速从石头后面闪出。

“五环,六环。五环!”

众人一片喧哗。“一排长厉害!机枪打出了步枪的成绩!”

杨玉林却皱皱眉。骂了声:“刚到及格线。”

然后又继续瞄准。

兵团的打靶成绩一般是步枪一百米靶。十发子弹成绩60环及格。

而机枪点射成绩四十环就及格了。毕竟不能把机枪当成步枪使用。

机枪的作用是火力压制而不是精准打击。

这次杨玉林又重新闭上左眼。

“哒哒,哒哒哒……。”

一阵清脆的枪声过后。报靶员立马又跑过去查看。

然后他就呆住了。站在那里好一会没有吭声。

最后马全义忍不住了。问了一声。“你干嘛呢?快报靶!”

那个人才激动的喊道。“连长,十环和九环这一块都被打掉了!”

这一下连马全义都呆滞了一下。亲自跑过去查看。

只见靶心那个红红的10字。和它外圈的9字圆圈的纸都被打烂了。成了一个窟窿。

这就预示着。杨玉林的这十发点射最差也得九十分!

因为机枪子弹大,靶纸被打烂。马全义想了一下带头鼓掌。然后宣布。

“九十五环!一排长这点射成绩,不但是我们连。就是全团,全师也是拔尖的!我们鼓掌为他祝贺!”

“哗哗!”

热烈的掌声响起。特别是一排的战士们。排长可就是他们的荣誉啊!

能把机枪当成步枪来打的人,全团真的没有几个。

新书期间,欢迎大家收藏推荐。

可这次整整一星期没见到人影了。

基建连所属的师团比别的兵团师要晚一些。是因为邻国煽动的一场事件才成立的。

那是1962年的5月29日。六万多名本土百姓。在国外反华势力和内奸的煽动下一起在伊利的霍尔果斯和塔城的巴克图口岸越境了。

迅速把因为人口流逝造成的大量土地和牲畜收拢起来。并且重新划定边境线。

让荒芜的边境线以内迅速繁荣起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不侵略和欺辱哪怕再弱小的国家。

一旦需要,只需吹响集合号。所有战士都会在十几分钟内全副武装的集合完毕。虽然准备完成上级交给的任何任务。

这一下老吴成了连里面最勤奋的人。虽然每次只用一小时。但是人家起得早,回来的晚啊!

马全义开始有些频繁的召集一些关系比较好的人不知道在研究什么。

连里面已经开始轮休了。粉条厂说是厂。其实就是一个作坊。加起来也就十来个人。

这次指导员去团部时间有点长。一般来说。他每次去团里最多两天。因为连里毕竟还有那么多事情。

而榨油坊因为只供应全团人吃油。所以也不用每天生产。从过完年到现在基本属于停工状态。

整个连里面就是吴天明是最忙碌的一个。

为此,建设兵团迅速从各师抽调人马。组建了一个新师。迅速填补到伊利和塔城空虚的边境地带。

当时这个师的口号就是三代。就是代耕,代牧,代管!

阅读大国军垦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