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浪漫青春 > 重生1994

第573章到燕京

  • 作者:我是杨柳
  • 类型:浪漫青春
  • 更新时间:2022-01-05 02:20:28
  • 章节字数:5730字

这年头,娶个媳妇,有个彩电,冰箱,洗衣机,在随便象征性的出点儿彩礼,基本就可以了。

后来呢?

不是富二代你还想要真爱?

等90后买房的时候,没个300万,还想买房?售楼部都懒得招待你。

毕竟这两个年代的人不仅有钱,还有机会,生活压力也小。

所以大多数有点儿钱,都愿意买买股票,买买债券。

由国内民众自投,也有国外资本入驻。

总之,只要手里有钱,人人都会投一些,或者买股票,买债券。

老人的话,不仅坚定了改革开放的决心,也为充满迷茫的人们指明了一条道路——发展!

发展才是硬道理。

冷枫这家伙的公司为何能一路飙升?

就是债券卖得好。

自从去年朱大发被逮进去后,收购了刘占军的有衣服饰后,他公司的债券就一路水涨船高。

这次新加坡资方能投资他的公司,也得益于债券买得好。

另外,就是得益于大环境下的投资浪潮。

现在的国内市场,基本就是百废待兴的状态。

可以这么说,最赚钱的吃穿住行目前都需要外资的支持。

他也是运气好,外加大胆,细心,有眼光,才能在这里占有一席之地、

.....

“90年代还得看南方。”

“这句话真没错啊。”

冷枫一个人走在燕京的胡同巷子口,这巷子与映像中有些不一样。

记得重生前,这条巷子虽然窄,不过干净明亮,墙体也崭新。

当然,那是三十年后的。

这年头,燕京虽然是首都,但是整体的经济环境以及城市建设,确实不如南方。

这年头,最好的城市是哪儿?

那肯定是羊城唠。

不过,相信再过几年,燕京就会牛逼起来。

“时光荏苒啊。”

站在巷子口,摸着墙体,唏嘘不已。

如果说上一辈子啥玩意他最有影响?

那就只有这条巷子了。

记得,重生前,只是6岁时候被师父收养的。

来到燕京,也基本是在97年的时候。

虽然已经记不清那时候的燕京胡同是什么样子了,但与如今这样的,应该相差无几。

记得,那时候市场因为背书背错,被师父打屁股。

打得老疼了呢。

疼得他连裤子都不敢提上来,转身撒丫子就跑,师父就在后面拿着笤帚和拖鞋追。

所以,邻居们经常可以看见一个小孩光着屁股,边跑边哭。

师父追不上,就在后面骂:“有种别回来!”然后把大门一锁。

他就在邻居家躲着,或者在巷子里爆肚张的摊子上等着。

等师父睡着了,才偷偷摸摸推开虚掩的大门,溜进厨房,吃完热在锅里的饭菜。

后来才知道,那是师父这老家伙刀子嘴豆腐心。

“也不知道师父还在不在院里住。”

怀着忐忑的心,向着胡同巷子里走去。

现在正是晚饭时间,巷子里跑着小孩,还有大爷大妈在两边打牌聊天。

他走过这里,总觉得所有人的目光都在向他看来。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

早知道就应该穿得太靓。

其实也不怪衣服太好看,主要是人太帅了,衣服就是陪衬。

.......

“还是和以前一样啊。”

走在巷子里,全是吆喝声,叫骂声。

男人打牌,女人做针线,老年人整点儿乐器,小孩捣捣乱。

这时,一个沙包落在他头上,又掉到他手上。

“对......对不起。”

转过头,一个和小念云差不多大的小丫头,可怜巴巴地看着他。

小手手搓揉着衣服,像是快要哭了。

这时,其他几个小孩起哄。

“好耶!杨紫又惹祸了。”

“惹祸唠!”

看着群小家伙,就觉得喜庆。

小时候,自己也是一边坐在门口背书,一边听着其他小孩子玩。

真的。

那时候师父极为严格。

熟背不会,题没做完,还想玩?

吃竹板炒屁股肉吧!

那时候还觉得,这老家伙绝对有病,贼严格。

到后来才发现,书到用时才不会恨少。

虽然自己的童年没有多少玩闹的时间,但长大后却比其他人多了许多享受荣华富贵的机会。

现在他算是明白,这才是真的父爱。

师父是真的爱他这个徒弟。

“叔叔,沙包。”

小丫头伸出手,小心翼翼地喊着他。

将沙包放到小丫头的手里,继续向里面走去。

走在斑驳老旧的胡同巷子,就像是走进了老旧照片。

春天还没来的北平,一直灰蒙蒙的,空气中弥漫的烟火味似乎是让燕京更添了一些沧桑与斑驳。

去年还未落完的枯黄树叶子,落在两侧低矮老旧的青瓦房上,错综复杂的老旧电线和电线杆将道路与房屋分割开来。

叮铃

自行车堂而皇之地行走在道路最中间,偶尔有公交车驶过让一下路,其他时候自行车大军则是道路的主角。

骑着车行驶在宽敞的马路上,就像是走进了老照片里,总觉得是在做梦。

“101号,101号......”

左拐右拐后,终于是站在了熟悉的门前。

“就是这里了。”

门口贴着“101”号的牌子。

不知为何,站在门前,竟然有种近乡情更怯的感觉。

就像是那时,自己第一次来燕京,第一次站在这件院门前一样。

记得,那时候的第一念想就是......

“老子终于有家了!!!”

如今再站在门前,心里想的是......

“老子终于又回家了。”

整了整衣服和发型,用力搓搓脸,让自己的情绪缓和下来。

“砰砰砰!!!”

小心翼翼地敲响门。

听着院内传来熟悉的脚步声,心情更是忐忑。

不知道师父还认不认识自己?

不知道师父有没有把烟戒掉?

“说什么傻话,自己又不是小时候这时候师父还没遇到自己呢。”

也是。

师父这老家伙要是能认识自己,那就奇了怪了。

“吱呀~”

院门缓缓打开。

终于......

终于要见到师父了!

不知为何,他忽然想到一首歌.....

多想,和从前一样,牵着你温暖手掌。

谢谢你做的一切,双手撑起我们的家,总是竭尽所有,把最好的给我,我是你的骄傲吗?

还在为我而担心吗你牵挂的孩子啊长大啦......

“师父......”

九十年代还是得看南方。

就是没赶上时代。

这年头,房子才多少钱啊,10万不到就搞定了。

年纪轻轻,二十来岁,就是身背上百万的房贷,车贷,彩礼贷,一换就是一辈子,换到七老八十,还不一定能还完。

所以90后很难创造出百万富翁和千万富翁。

后来的百万富翁和千万富翁,包括亿万富翁,基本都是80后70后。

为什么90后很难出百万富翁?

同时,国内也掀起了一股投资浪潮。

92年的时候,那位老人去南方看了一圈,并向市场经济提出新的建议。

在南方谈话后,中央明确彻底确定了国家走市场经济道路。

1995年的燕京,有很大不同。

春风乍起,由南向北吹来。

所有人都明白,南方谈话,字字价值连城!

接盘吧!

这也造就了很多百万负翁。

阅读重生1994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