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东镇

第88章 为侄子终生大事紧忙活

  • 作者:者也之人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4-05-23 22:40:34
  • 章节字数:6440字

巧儿这下派上了用场,这么多人,光吃饭洗衣就够他忙活的了。

台后的活由巧儿,戏台上教徒弟的事就由月明与苏成来做。

不知从哪听到了风声,宝三也兴冲冲地从外面跑进来了。

经过月明与一帮徒弟精心收拾,再加上巧儿细心的装扮,顺风茶园焕然一新。

“好事啊,你就在家招呼,不行就那帮人来咱这戏园子里,这里场子大,边学边练边上台,还能让他们挣口饭。”

宝三羡慕地望着这个顺风园子:

领头的叫花子指着月明:

“就是他!”

走进顺风茶园,来到曾经为孙大人演出的戏台上,月明信心满满,欣喜万分,这可是个大场面,他要在这个台上为城里人演唱,这是多少么天大的好事,可他身边只有苏成一人,巧儿也只能做些台下事情。

对,与苏成一起到外面招人。

“中,哎呀光这照应也给忙死了。走出去的时候还没觉得,这一回来真是大不一样了。咱这吕戏,不得了。我得回去了,再不回去怕家里又要出事了,那帮人是照应不了的。”

宝三这回心里也能担事儿了。

巧儿走过来,问道:

“三儿,小玲呢?”

“巧儿姐,小玲在家帮着忙活呢,得空你也到秋家屯去看看吧,太热闹了,我一出门就有人给我磕头,光接头也接不叠。这些天家门子上是一帮一帮的楞往里挤,不让进她就把你推倒在地,骑在你身上让你应口,这可是些大闺女,叫你哭笑不得。不行了,我得赶紧走了。”

告别恩师,秋正红与戏班赶主、着驴车走在返乡路上。

途经每一个村庄,总是被村民拦了下来,秋正红二话不说,摆场开唱,唱完又匆匆上路。

走着走着,来到一小城,前面围满了人,像是个戏台子。

见到戏台子,就如遇到了大吸盘,把秋正红无缘无故就吸了过去,戏台己经成了他的命根子。

来到了戏台前,台上有吵嘴的声音。

台上闹别扭,可不是个好兆头。

秋正红让戏班看好行头,他就从后面上了台。

原来,这也是京戏班,戏班一共有几人,班主因为薪水分配不公,武行小生嫌分到的少,撂挑子不干了。

罢演,让人恼火,班主急得要哭。

一小生母亲病了,多给了他些。一花旦家里房子倒了,家中要修房子,也多给了些,分来分去,班主手里就剩几个钢板。

秋正红来到武生面前,劝说他先上场,不能晾了的台。

他横竖不听这一套,一根筋走到黑,不给加薪就不上场,

不上场,这场戏就演不成了。

这可怎么办,班主两眼急出了眼泪。

一个大活人,让一个徒儿给急哭了。

秋正红跑下台,找到了长顺,让他上台应个急。

听说要去顶替个角儿,长顺有些茫然,担心给京戏班演砸了。

都是同行,碰上了,不能看着不管,试试再说。

长顺鼓起了勇气,来到班主面前:“开场吧,我来试试。”

班主简短地与他说了说戏情,长顺扮演的是一位采药的药童上山采药,翻山越岭终将草药药采回,救得老者一命。没有戏词,他只表演武行。

长顺这下有底了,听后一笑:

“班主放心,我能行。”

救星来了,班方转悲为喜,锣鼓即刻响起来。

长顺药童扮相挑一挑子

上场,碎步快步,在场上忽上忽下,忽左忽右,这一表演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将整台戏穿插得堪称完美。

台下掌声叫好声不断。

演出完了,班主下台找人时,秋正红己带领戏班有说有笑走到了城外。

秋正红正往家中赶。

殊不知,婶子也在为他与豆花的事操心起来。

一个叫花子,靠着一股拼劲与灵性,唱出了人人爱听的吕戏,自己也便成了敢爱敢恨受人敬重的戏神。

虽说秋香自小与婶子的这位侄子青梅竹马,可他一首拿她当兄妹看待。

婶子也一首在探听这位侄子的心思,可丑儿从来没把终身大事放在心上,两个孩子没缘份。

好人就该有好报。丑儿老嫂子是抱来的,豆花是侄子领回的,一天到晚陪伴身边,他们才是命中注定的一对。

侄子出门又是个把月,婶子挂念起来。

饭桌上,婶子边吃边唠叨着:

“丑儿这孩子从小到大也真是不容易,香香从小就喜欢他,人一长大,就依不得自个了,他要是能娶香香,我这一辈子也就放心了,可……”

秋正卿一边吃也一边想着这事,正红兄弟不会丢下豆花不管,一个孤苦伶仃的女孩子家,不在正红身边也没处去,毕意他们在一起己经几年了,让他们分开,不可能了。

秋香还小,戏班里的小伙子个个灵逛得很,跟正红干的一定也有出息。

三儿不也给治过来了嘛。

等正红回来,就先把他和豆花的事给办了。

兄弟这些年虽说吃了些苦头,可他是秋家屯的大能人,东镇的大能人,也是广安县的大能人。

这么说来,正红兄弟和豆花的婚事,也算是秋家屯和东镇街上的一件大喜事。

正红兄弟一门子心思想着吕戏班,把自己的事都忘在了脑门子后头。他忘了,我们家人总不能糊涂。

大嫂说,是得替正红兄弟操操心了!

婶子她还是有点舍不得,丑儿这孩子起小就讨人喜欢,要是让别的闺女抢了去,心里还真不是滋味,不过这是不可能了。

“我这就去找庚爷爷商量商量,他是咱秋家长老也是咱一村之首,这事得他来定夺,这两天先给丑儿把这新房收拾收拾,再把嫁妆做好,等他一回来,咱就来一个生米做成熟饭,秋家屯的大喜事不就来了!”

其实,婶子己经早早把这事想好了。

枣枣也装作大人加入到这个家庭议事行列:

“叔能干吗?”

婶子说:

“他敢!不行我就把你叔和你豆花姑扒个净光,填进一个被窝儿去!”

枣枣一听,拍起手叫好:

“我看就这么办了,我还没见叔光过腚呢!”

你们听,枣枣这下也成大人了,一家人笑了。

闺女出嫁也得有娘家,可豆花的娘家又在哪呢,她那个家早让白龙洲给点了火。

婶子像是早己想到了:

“咱家就是豆花娘家,豆花就是我闺女!”

不光把豆花当成了闺女,婶子也把戏班里的这一帮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宝三的事要不是她忙活,小玲也不会到三儿手里。

好像明儿个就要办喜事,没等吃完饭,一家人己经等不及了。

秋正红这个家中真的热闹开了。

宝三领戏班和村里的年轻人开始拾掇院落与房子,扫的扫,刷的刷,摆的摆,移的移。

大嫂和左邻右舍的媳妇们坐在院中一张席子上缝做新被褥。

婶子与婆婆们在另一领席子上做起新郎倌与新娘的嫁衣。

庚爷爷与村中长老,围茶桌而坐,一边抽烟喝茶,一边商议着婚典礼数。

这么热闹的场合,可把枣枣和孩子们忙活坏了,他们如过年一般开心地跑进跑出,大喊大叫。

一时间,秋正红家里家外,洋溢着一派喜庆气氛。

孙木林这几天心烦意乱,吃不香,睡不好,他想听吕戏。

几个叫花子一齐下跪。

这下徒儿送上门儿了,又给月明一个惊喜,他忙把几个叫花子扶起,吩咐苏成,立马开始教学。

宝三边喘息边说道:

“不得了啦,在家快照应不过来了。做媳妇的,当徒弟的,请咱唱的,门快挤烂了。我教那些还没入门的还凑和,入了行学过的可就犯难了。实在办不了啦,月明师父,你看……”

月明笑道:

“吕戏师父,小的有礼,收俺做徒弟吧!”

这时,几个叫花子吆喝着从外面跑过来,站在月明跟前端详。

于是,便把好邵元庆叫到身边,令他去东镇走一趟,看看吕戏班是否有空闲。

接到县大人旨令,邵元庆带人匆匆赶往东镇,就在去东镇的路上遇见吕戏班见到了月明。

牛子东跑了,顺风茶园作为案发地也贴上了封条,首接判给吕戏班。

听了警官大人的旨意,月明自不敢冒昧答应,去演唱可以,戏园子的归属之事要等正红兄回来再说。

先去城里给大人演唱。月明带巧儿、苏成跟随警差一起来到城里。

“哎呀师父,叫我好找啊,这一下子咱城里又有戏台了!”

望着宝三,长大了,懂事了,也能干大事了,月明心中有说不出的欢喜。

阅读东镇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