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大唐天将军

第五十六章 唐军阵形

  • 作者:落叶凋谢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4-05-29 04:43:06
  • 章节字数:5428字

大唐诸郡诸道,数不尽驿站。

王公贵族们,按制度要分得一些马匹。

这还是民间养马,供应不少地方权贵、官吏,否则军马还可能少一批。

还有皇帝各种车马、娱乐之马,都需要极品马充实。

等敌骑消耗一部分,大唐的偏师的骑兵,加上皋兰州等地骑兵,数量已经不下于突厥骑兵。

唐军甲胄齐全,数量对等,突厥骑兵几乎不可能战胜。

当开元盛世拉开序幕,战马在十余年后,就繁衍到四十三万匹。

至天宝年间,马匹数量超过麟德年间,达到八十万匹。

经过数十年的培养后,到高宗麟德年间,边境诸牧监的马匹数量达七十万匹。

但在高宗后期和武则天时代,大唐的对外战争频频失利,外交上也一塌糊涂,使大唐的马匹在短时间损失大半。

“李将军智计甚妙,不过如果在丰安军渡近的地方露破绽,太过明显。我建议在离丰安军渡最远的地方设下破绽。”

李光弼眼前一亮,沉吟后,给李瑄建议。

“还是李虞候想得周到。”

李瑄认同。

“我立刻通知左厢兵马使崔将军。”

唐军出塞的主要目的是剿灭突厥生力军,收服突厥左厢。

每一次歼灭,对接下来的行进都有巨大的优势。

本部经略军的统领,为左右厢兵马使。

左厢兵马使崔湛认为此计可行。

如果能重击突厥骑兵,少不了他的军功。

随即,李瑄将最南面军阵的战车、鹿角藏在更远的地方,从城中取黑布遮盖。

并且在这一段,不留穿重甲的士兵。

突厥骑兵看到后,会以为唐军防守力量不足。

“轰隆隆……”

等待不到一个时辰,万马奔腾的声音打破黑夜的寂静,大地都在震颤。

突厥一万骑星夜赶来,他们的探马可以逼近丰安军城。

“禀统领,丰安军渡正有唐军在连夜过河!”

突厥的探马弄清楚情况后,向颇黎禀告。

“唐军已在城前背水列阵,靠近观察唐军的阵形情况。”

颇黎眉头一皱,向探马吩咐道。

他明白自己一方上当了,唐军不是从鸣沙渡过河,而是转到丰安渡。

等丰安渡聚集成军,唐军会立刻北上,掩护鸣沙渡的兵马过河。

到时候对突厥骑兵来说,将是一场硬仗。

夜间很难观察具体。

如果唐军阵形未整,他可以下令突袭。

颇黎将大军停靠在数里外,派遣上百名敢死勇士,靠近观察。

李瑄这边的一千骑兵,全在军阵之中。

五百跳荡骑兵,和三百弩骑兵,此时下马参与军阵的防守。

军阵在军城靠北一点,占地方圆数里,包围着渡口。

以五十人一队,十到二十個队为一营,以衙将统领一营。

以战车、鹿角驱前,最前方分四营,都是经略军的重甲兵,持大枪,扶以大盾,站在战车之后。

左翼为丰安军铁甲大枪营,右翼为跳荡军营。其他营持长枪、盾牌,加强军阵。

丰安军包括骑弩,共五百弩兵。居前。

经略军也有一千弩兵上岸,五百居左。五百居右。

弓箭手居其后。

一千精骑居中。一千人的奇兵(预备队)居中。

这样的方阵一旦组成,骑兵对射肯定射不过。

冲也很难冲破。

缺点就是太被动。

好在唐军骑兵数量和隶属胡骑数量可观,战力强悍。

并且,这只是防御的方阵。

还有进攻方阵,那时骑兵会在两翼,其他阵形也会调整。

“中军营开一道口子。”

李瑄见突厥骑兵靠近探查,不想让他们轻易回去。

“咚咚!”

夜间无法用旗帜,只能以鼓角传达军令。

中军营收到命令后,推开战车,挪开一道口子,李瑄率领亲卫和百骑出军阵。

那些派来探查信息的突厥骑兵悍不畏死,他们手持兽皮盾牌,分散从各个方向,靠近探查唐军的阵形具体情况。

没有命令,唐军不能放箭。

夜间对他们一轮齐射,属于得不偿失。

李瑄率大部分骑兵在北面。南面的薄弱处,只派遣二十骑阻挡,故意展示给突厥骑兵。

既然是勇士,十余名突厥骑兵见绕不开李瑄,一手持皮盾,一手扬起弯刀,杀向李瑄和亲卫。

李瑄骑着火云马,手握一柄一丈五尺(www.youxs.org)的马槊,锋利如剑一样的槊尖,寒光逼人。

“咔嚓!”

“噗嗤!”

在与李瑄相遇时,一名突厥骑兵刚举盾,就被李瑄一槊击碎盾牌。

宝马为李瑄带来巨大冲击力,槊尖直接贯穿突厥骑兵的躯体。

李瑄双手持槊,迅速收力。

两马错开的时候,突厥骑兵的尸体跌落下马。

其他的突厥骑兵,被李瑄亲卫轻松解决。

活着的突厥骑兵在观察完唐军的阵形后,飞马撤回。

留下六七十具尸体,倒在阵前。

李瑄引着敌人的马,返回军阵之中。

“启禀统领,唐军的南部军营,无鹿角、战车,而且守卫者具非铁甲,应该是人手不够。”

几名探查唐军阵形南部的突厥骑兵,回来向颇黎禀告。

“统领,当趁唐军未稳,迅速冲击。唐军在源源不断渡河,战机很快就会失去。”

悉颉斤立刻向颇黎请命:“末将愿先登,突破唐军阵形。”

“集精锐被甲之骑,冲击唐军薄弱之地。其余骑分正、北佯攻,分散唐军注意力,如果唐军被冲开,必然大乱。分队杀向丰安渡。”

突厥是弱势一方,必须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

哪怕心有疑虑,也要尝试一番。

但这些力量分散,整合不到一起。

以至于超过八十万匹马,除了老幼,只能定八万匹战马给边军。

其他,有数万匹最好的战马,和长安城的禁军们一起提前退休养老。

但现在突厥汗国四面楚歌,这场战斗,关乎突厥汗国的存亡。突厥骑兵若不投降,必然要孤注一掷,与唐军决战。

“李虞候,突厥与大唐百年争斗,必知我大唐军阵的厉害,我军阵形严谨,他们虽有万骑,不一定敢冲阵。我建议示敌以弱,故意在距离丰安军渡近的地方,露出破绽。待敌人冲锋,我军立刻弥补破绽,以消耗敌骑实力。”

在敌骑接近的时候,李瑄突然想到一个注意,向李光弼说道。

然大唐对马匹的消耗,却越来越多。

到李隆基继位的时候,大唐诸牧监马匹只剩下二十四万匹。

另外,大唐不是缺马匹。

大唐把马政列为“经国要政”之一,设立了专门统管全国马政的太仆寺,下设乘黄、典厩、典牧、车府四署,还要求西域诸国,回纥、葛逻禄、契丹等部,每年必须供马。

大唐边军虽有八万骑兵,还有数万附属胡骑,以及号令一些仆从军。

在大唐建立之初,整个国家从隋朝得来的战马,只有五千匹。

所以在唐初,李世民面对颉利可汗数十万骑兵,只能忍辱负重,立下渭水之盟。

李光弼很赞成李瑄的稳扎稳打。

有的时候,不得不调动骑兵,与胡人战斗。

阅读大唐天将军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