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大唐天将军

第十七章 杨玉环

  • 作者:落叶凋谢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4-05-29 04:43:00
  • 章节字数:7958字

“七郎,我有一个好友,名颜真卿。他的书法刚劲有力,大气磅礴,似有宗祖之风。我觉得你是有气魄的人,他更适合当你的老师。”

李瑄这两个月的表现,他也听说了。

年纪轻轻,写出的诗令他汗颜。

在这个时代的文人心中,褚遂良是并不逊色欧阳询、虞世南这样的大书法家。

虽然颜真卿在年长后,书法步入圆满,但此时颜真卿的书法,已倍受朋友推崇。

“颜真卿在长安西方醴泉县任醴泉尉。他家住万年,待回来后,我带着七郎去拜访。”

“老师谬赞。您是书法大家,跟您比起来,学生差之远矣。”

李瑄对教导书法的李琚十分尊重,一直以学生相称。

自李瑄认真练字后,李瑄的进步肉眼可见。

和普通的少年人不同,李瑄沉着冷静,落笔的时候,像是将全身的心血,倾注其间。

李琚告诉李瑄颜真卿的所在地。

“听老师一说,我迫不及待。”

结交名垂青史者,瞻仰他们的风采,是这一世李瑄的愿望。

“七兄……”

李琚离开后,李瑄继续俯身练字。

这时,李玉莹捧着一株深红色牡丹花跑过来,她旁边还有一名与她年纪相仿的少女。

少女头梳双髻,穿着杏黄色窄袖短儒长裙,手臂上挽着雪白披帛,如星辰一样明亮的眼眸,柳眉琼鼻,生得粉雕玉琢。

“七兄,给玉莹写一首关于牡丹的诗,我要在斗花会上,为我的牡丹花增添光彩。”

李玉莹高举牡丹花,向李瑄说道。

“写不出。”

李瑄没闲工夫与李玉莹胡闹。

“长安都流传左相七郎是才子,我朋友月瑶,特地来看你写诗,七兄随便写一首嘛。”

李瑄直接拒绝,让李玉莹很没面子。

“七兄……”

李玉莹见李瑄不为所动,抓住李瑄的胳膊撒娇道。

“好吧,仅此一次。”

李瑄看到李玉莹身旁的小娘子用疑惑好奇的眼神看着他。

这身打扮,一看就是士族之女。

“七兄最疼我。”李玉莹喜笑颜开。

她还跳到桌前,像模像样地为李瑄磨墨。

“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李瑄没有多犹豫,一气呵成写下这首后世佳作。

“七兄写得好,我斗花的时候,赋七兄的诗,她们一定羨慕我。”

李玉莹实际上不懂李瑄写得是什么。她要的只是一首诗。

旁边少女眼眸中异彩连连,她第一次见到这么有才华的少年,一首诗歌一挥而就,像传说中的大诗人王维和李白。

“玉莹,这小娘子是哪家的?”

李瑄搁笔后,随口一问。

“她叫姜月瑶,也住在平康坊。”

李玉莹回答李瑄。

“姓姜,和李林甫是什么关系?”

李瑄听后,眉头一皱。

士族姓氏,数都能数过来。对李瑄印象最深的姜姓,就是李林甫的母族。

“那是我表伯父。”

姜月瑶弱弱地回应一声。

她是姜皎的孙女。

当初的姜皎,可谓是倍受李隆基恩宠,由于嘴上没把门,在开元十年时,被李隆基贬到钦州。

姜氏因此败落。

由于李林甫微末之际,姜皎对其疼爱有加,所以他得势以后,对舅父的后代视若己出。

“霜儿,先请这位小娘子到前院,我有事要和玉莹说。”

李瑄得知姜月瑶的身份后,转而就对着姜月瑶笑道。

姜月瑶突然感觉浑身不对劲,她是客人,霜儿来的时候,她只能先跟着霜儿去前院。

“玉莹,你怎么能和李林甫的亲戚来往呢?”

姜玉瑶走后,李瑄非常不悦,对李玉莹训斥。

“你打李屹,关我们什么事?”

李瑄从未说过李玉莹,见李瑄说变脸就变脸,李玉莹害怕的同时,很不服气。

姜月瑶可是她最好的朋友。

她一直以为李瑄与李屹之间,只是少年意气的口角之争,这样的事情,在长安贵族之间,太普遍了。

“你父亲和伱兄长死无葬身之地,关不关你的事?”

李瑄将李林甫当成死敌,不能容忍家人与李林甫的家人有来往。

因为他知道,姜玉瑶既然住在平康坊,一定与李林甫亲近,甚至直接住在右相府。

历史上,他们就是死无葬身之地,李适之被逼死在宜春郡,在连棺椁都无法回老家。

他的兄长李霅扶着李适之棺椁落叶归根的时候,被李林甫派人打死在洛阳河南府的衙堂上,没有任何理由。

“哼!”

而李玉莹有叛逆之心,她听不懂,也听不进去李瑄的话。

立刻抱着牡丹花也跑出去,没跑几步,又回头带走李瑄刚写的《赏牡丹》。

李瑄刚没有阻止李玉莹,而是看着她的背影喃喃一声:“由她去吧!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才是我该做的。”

朝堂之上,看不见的刀光剑影,是他们男儿的事情。

等李玉莹长大,就知道他的良苦用心。

静下心来,李瑄又写一副较为繁琐的字帖,霜儿来禀告李瑄:“七郎,大郎叫你去前厅。”

“好!”

李瑄吩咐霜儿将桌子收拾一下,来到前厅。

他看到皇宫的仪仗后,心中惊讶,宫里来人,兄长叫他干嘛?

“七郎,圣人召见你,随林常侍入宫面圣。”

李瑄一入前厅,李霅就向李瑄说道。

李适之还在门下省处理政务。

这也是李林甫刻意为之,否则李适之跟到兴庆宫,会阻碍李林甫的计划。

“圣人怎么会召见我呢?”

李瑄好奇,难道是父亲今日早朝的时候推荐他。

“林常侍说圣人得知七郎诗名,故而召见。”

李霅回答李瑄。

他也很开心,如果能被圣人赏识,或许会封七郎一個散官,确立地位。

对将来入仕途很有帮助。

此时此刻,李瑄心情忐忑,这和他料想中的不一样。

他一直以为,与李隆基相见,要等到他立下边功以后。

没想到会如此突然。

“见到圣人以后,要知礼数,不可随性。”

送李瑄出门后,李霅向李瑄千叮咛万嘱咐。生怕李瑄任性而为,忤逆圣人。

“大兄放心,我心里有分寸。”

李瑄当然不是愣头青。

骑上骏马,在宦官林招隐的带领下,前往兴庆宫。

林招隐是内侍省仅次于高力士的几个宦官之一,任内常侍。

高力士何等尊贵?平时传诏,自然不需要高力士出马。

兴庆宫由一道东西墙,分为北面的宫殿区,和南面的园林区。

李瑄到宫门前下马,然后穿梭重重宫禁,来到龙池东南处一片插满旗帜的马场。

在马场东面的亭子内,李隆基与一个美貌绝世的女子,打闹嬉戏。

李瑄在不远处等待,由林招隐前去禀告。

他看到这一幕,也看到这名女子。

此女子身穿华丽的宫装,身材丰满婀娜,鬓发如云,圆圆的脸蛋如一轮明月,皓白无暇,她的眼眸充满灵气,眉毛又细又长,红唇欲滴。

远远望去,如同高雅的仙子一样,散发着无与伦比的气质。

再多的词语,也无法形容她的惊艳。

李瑄猜出,这应该就是把李隆基迷得神魂颠倒的杨贵妃。

现在称为“玉环娘子”更为合适。

众所周知,李隆基得到杨玉环的方式不光彩。

老子抢儿子的妻子,也算是千古一绝。

寿王李琩却敢怒不敢言,因为他三个兄长的血迹洒在城东驿,还未干枯。

但这不妨碍李琩暗暗恶心一下李隆基。

开元二十九年,李隆基的长兄宁王李宪去世。李琩赶紧表明自己是李宪的义子,要为义父守孝三年,表现得比李宪的亲儿子还急迫。

唐有制,守孝期间,子女不得嫁娶。

李隆基毕竟抢了儿子的媳妇。如果李琩不再娶,他也不好意思给杨玉环封号。

只有等两年后,李琩守孝结束再娶,李隆基才能给杨玉环名分。

否则,难堵住天下幽幽之口。

“郎君,圣人有请!”

见所传之人到来,李隆基恢复正经神色,传令李瑄入见。

李瑄深吸一口气,慢步来到亭前。

一个是一手缔造开元盛世,又一手葬送盛唐,集大誉大毁于一身的帝王。

一个是有着“羞花”之容,被诟病为祸国殃民的贵妃。

距离越近,李瑄越能感受到杨玉环的美貌。

她一颦一笑间,除了惊人的美,还有一种风骚入骨的媚,让李瑄心动神摇。

纵然好奇,但李瑄不敢多看一眼,到亭台下时,李瑄对李隆基一拜:“拜见圣人,祝圣人万寿无疆。”

“拜见娘子。”

李瑄还不忘向美艳动人的杨玉环一拜。

“哈哈,果然是一表人才。上来说话。”

见李瑄的赞颂,李隆基抚须大笑,并允许李瑄进入亭内。

杨玉环听说宗室出现一位颇有文采的少年诗人,就让李隆基带着她看一看。

高大英武的李瑄,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是文人。

李瑄正在院内,由左相府的佐吏兼幕僚李琚,教导隶书之工巧。

这种飘逸感,十分符合盛唐对书法的审美。

这也使得李瑄主要以学习“褚体”为主,因为褚遂良的书法打破古典书法的单纯、静穆之美,走向了更自由的表现,摒除了一切冗繁,只留下精华。并且在刚劲之中,体现凛凛风骨,笔势纵横,舒朗奔放。

“不知颜真卿现在官居何职?”李瑄向李琚询问道。

他没想到李琚竟与颜真卿熟识,李瑄虽然清楚历史的大致脉络,但人物关系细节,不可能都知道。

要知道,如欧阳询、褚遂良等书法家,只是继承王羲之、王献之的风格,但颜真卿,真正做到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是唐代新书体的开创者。

李琚犹工隶书,继承唐初大书法家褚遂良的风格,明净媚好,又沉着飞动。

这种态度,李琚从未遇到过。

李琚出自陇西李氏,他在开元二十二年甲科状元及第。现任门下省的书令史。

可能是因为与李隆基的儿子李琚同名,李琚被“谋反”处死,使李琚没有受到李隆基重用。

左相府。

“常闻一日千里,七郎正是这样人!”

一副书法写完后,李琚赞叹道。

颜真卿和李琚在同一科进入及第,同时及第的还有杜鸿渐、萧颖士等人。

李琚作为第一名,和颜真卿一起同游曲江杏园,交情匪浅。

阅读大唐天将军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