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国家工业大摸底,你民企成军工?

第14章 天降横财,我自屹然不动!

  • 作者:虫儿不吃菜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4-04-30 03:17:16
  • 章节字数:5272字

对方说的每个字都认识,什么T1000就很懵逼了。

在有人询问后,也有一些网友进行了解答。

“我是碳纤维相关专业的,这么说吧,T是一个强度,碳纤维T加数字,越大越牛逼。”

就是,

在一名叫好学的特困生科普下,直播间里网友大概知晓了点情况。

只是,

工业大摸底的组长唐龙也这么说了,只能说可能性不是百分之一百,也将近百分之九十九了。

“谁来给我解释一下,碳纤维在国内到底什么情况?”

哪怕有些网友,刚才已经猜测鱼竿会很牛逼,专家是冲着鱼竿来的。

但是,都说了是猜了,心中还是觉得不大可能。

弹幕直接沉默了。

隐形飞机涂料离他们还有些远,毕竟看了个视频,见不到摸不着。

鱼竿可不一样。

直播间里,有不少所谓的云股东,真的是购买了产品。

还有不少的鱼竿已经到货签收了。

现在,

你告诉我,这根鱼竿有着非凡的材料,还有别人封锁的技术,却只卖两百块钱。

买椟还珠?

这样形容好像有些不合适。

冤大头?

这用来形容李云,好像可以。

再想想,工厂卖出去两百的价格那肯定是有赚的。

你说是冤大头也不太合适。

甚至,

暴殄天物来形容都怪怪的,鱼竿是不错哈!

仔细想来,所有的环节中,唯一可怜的,好像只有那些一直在研究得专家。

以及一个个还在购买外国碳纤维的商家。

国内有更好、更便宜的货源,你花几亿美元去国外买,好傻好天真啊!

网友们在一番思索后,很快就明白了处境。

“我先退出一下,买几根鱼竿再回来。”

“等等我,我感觉不买,很长时间买不到了!”

“为什么厂子不上市啊,我突然很想买机械厂的股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我要不退给鱼竿点差价吧,200块钱买下来,感觉对不起机械厂。”

“所以,下一步会怎么做?”

“我感觉,这消息又要爆火网络了。”

“别感觉了,热搜已经出现了!”

……

此时此刻,

田文忠率先反应了过来,走到了李云的面前,握住了手,感谢道:“谢谢,真的谢谢!”

他感谢是有原因的。

自己研究了这么久,却没有研究出来,一直觉得是自己给国家拖了后腿。

如今瞧着更加强大的生产线都出来了。

反而是自己被困在了世界的一角。

不明白产业到底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感谢李云帮他们完成,本应该是他们完成的使命,也让他们看见了更高角度的世界。

不再沉浸在之前,稍显落后的视角里。

“其实,不用谢的,鱼竿卖两百块钱,还有的赚,一根鱼竿赚十来块钱,已经很多了,毕竟薄利多销。”

李云对对方的感谢,有些摸不着头脑。

同时,

面对唐龙的大惊小怪,不由担忧了起来:“唐组长,我这鱼竿还可以卖吧?”

“我厂子里一家老小,也要吃饭,鱼竿的生产量大,这几天卖出去也多。”

唐龙语塞。

你这碳纤维都世界第一了,还要卖鱼竿,单单卖碳纤维就不愁没有生意了吧?

为此,意味深长地看了李云一眼:“你想继续卖鱼竿,自然没有人阻止你,只是你这碳纤维的生产线,说不定要扩大了,之后的需求会变得很大。”

“供需关系我不说你也清楚,只能说碳纤维在国内很畅销,万吨都能消化掉。”

正所谓当局者迷。

李云也是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在唐龙说完后,立刻就明白了过来。

终究是前世的经历,影响了自己,觉得这东西很常见了。

想不到还没有普及开来,还在被垄断的局面,自己用来做鱼竿,说不定让别人眼红和咬牙切齿。

不过,

李云在犹豫后,还是对着直播镜头道:“各位云股东好,鱼竿这个产品,依旧会成为大唐多能机械厂的常驻产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价格利润区间也会公布,只是产量有限,以后可能会采用实名购买和限购,望各位云股东理解。”

“至于碳纤维的生产线技术,我们厂子可以和一些企业合作,扩大生产,来满足社会的需求。”

“如若是一些科研机构需要,更是可以免费提供!”

李云之所以做这番保证,主要是没有被突如其来的富贵,冲昏头脑。

不买鱼竿了?

卖碳纤维了?

李云觉得不应该舍本逐末舍弃一个产品,良好的生产流程,而去涉及自己不了解的领域,肆意地扩大产能。

换一句话说,碳纤维做鱼竿,卖鱼竿,有生产有销售,是真实碰得到的东西。

你把整个产业线改变,去搞碳纤维。

原先已经熟悉的工人,说不定适应不了产业的变化,短期内扩大碳纤维的产能,也会引发质量等等问题。

而且,

眼前直播间的顾客,大多是冲着鱼竿来的,不是冲着碳纤维来的。

普通人拿一根鱼竿,还可以去钓鱼。

你弄到碳纤维,总不能去造车和造飞机吧?

李云对着直播间做这么一番保证,就是先稳住局势,各方面的局势。

唐龙在李云说了这番话后,诧异地看了一眼。

原本以为对方会很激动,瞧起来就是一番机遇,现在老成的不像是一个年轻人。

直播间的网友们,听完了李云的这番话后,心中也颇为感动。

“牛逼,为了让我们用上两百块钱的好鱼竿,李老板煞费苦心了。”

“活该人家能研发出这样的好产品。”

“为什么我感觉小李子后面有一圈光圈!”

“现在好像下单不了,但有机会我一定要下单,就凭借这么一番话。”

“什么是格局?这就是格局!”

……

“啊!”

弹幕就有人想要了解具体情况。

除了对结果震惊以外,自己好像也有了一些无知的感觉。

“上面所说的,还是最低等的T300,别人早就带有淘汰性质得碳纤维。”

“实际上,国内碳纤维的使用量,差不多五千吨,这个数字还在逐渐提升,每年只能向国外购买,外汇都要用几亿美元。”

“现在,就很难蚌,一根鱼竿上都用上了碳1000,还只买两百,给人的感觉像是金子卖出了白菜价!”

很快,

专家们的热泪盈眶了。

“啊!”

“很喜欢网友的一句话:啊!”

“啊!”

……

弹幕上,都是网友的惊讶。

“T700就是国际领先水平了,国内现在能制造T700,只能靠人力一点点弄,也就是所谓的大国工匠。”

“量产的话,就是一年100吨都很难做到,没有所谓的生产线。”

阅读国家工业大摸底,你民企成军工?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