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民间诡闻实录:堪舆宗师

第760章 此山似玄武

  • 作者:罗樵森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3-09-15 01:45:57
  • 章节字数:4662字

我微眯着眼,才让阳光没那么刺目。

下意识的,我又看向了山顶的位置。

心头顿时一窒,因为视线中,我居然瞧见了绵延的阁楼重檐。

山间犹有云雾,而山势起伏,又如同往前奔腾之骏马。

擦了擦汗,我稍稍镇定了一些。

没有继续站着了,我坐在了树杈上,同时收起罗盘。

这角度刚好避过了植冠和覆釜之间的空隙,形成了一个交错的位置。

我并没有瞧见屏障后方的山峦。

这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龟。

龟甲为屏障山峦,覆釜和植冠,更像是其头首部位。

按道理来说,现在所看,山势所在之处,都有可能葬穴。

山腰间,有奔腾的气势。

山峦顶尖处,又有阁楼隐现。

有没有可能,剩下的两座坟,都在这一山之上?

要是以前,我觉得一山不容二虎,难葬两坟。

可这屏障峰实在是太好了,就好像登仙山,都葬了不止一个人。

想到这里,我觉得脑袋有些生疼,眼睛都有种刺痛感。

许是阳光太炽烈,许是这大风水地,风水太强,让人不能直视太久。

低头,我立即朝着树下爬去。

先前那一瞬,我其实都有了恍惚感,下来一部分,躲开了阳光后好了不少。

我顺着到了树下,落地后,抑制不住喘息。

终于,生疼和恍惚,以及眼睛刺痛完全消失。

我才发现,罗十六和灰叔都在看着我。

灰叔面露疑惑,罗十六若有所思,他眼眸中略显明亮。

“红河兄弟,你这闲不住的性子,也让我颇有佩服。”

一句话,我就晓得,罗十六揣测到我去干什么了。.

挠了挠头,我笑了笑。

“如何,是否有所收获?”罗十六问我。

我稍微捋顺了思绪,将自己所瞧见的一切,全部和罗十六阐述了。

罗十六面露思索,似是在分析。

“山似龟形,这龟形,或许换个词来形容,应该是玄武。”

“玄武颈长,奇形或也生角。覆釜为首,这植冠的山影则为角,或许,我们错了。”罗十六喃喃低语。

我一愣,茫然不解道:“错了?哪儿错了?目前,我们没走错路啊。”

罗十六又摇了摇头,说:“红河兄弟,真的没走错吗?植冠无坟,覆釜有穴,可那穴,曾应该是一口大凶之尸。”

“虽说燕巢藏龟甲,我们却寻得一座被起之空坟,甚至遭遇不测,遇到了张立琮,众人失散,已然是出师不利。”

我面色略僵,罗十六所说的不错,真要这么说,的确是出师不利,两坟探空,还遇了敌。

顿了顿,罗十六再次开口。

“我所说的错了,并不是指行径途中有错,而是入山的地方错了。植冠,不是正确的入山口,此地才是!”

罗十六言之凿凿。

他语气变得凛然许多,道:“若在此地,一眼可观植冠,植冠为角,尖锐之地,不可能有坟,覆釜之侧为燕巢,燕巢暗合灵龟背数,可能藏匿先天十六卦。”

“同样,我们能瞧见最大的屏障,而非前方云雾缭绕,屏障难以得见!”

“先天十六卦已在我手,我们不会去燕巢藏龟甲之坟茔,而是直接去屏障峰峦处找穴眼,那就不会遇到张立琮,白观主也不会先前走错一遭!”

“当然,并非是我们错,才遇到张立琮,风水之说,运势之言,冥冥之中,一切皆有定数,错,便会接连错。”

我心跳陡然加速。

罗十六所说的,有些玄,可还真有那么几分道理。

不……我承认,不是几分,是很有道理。

“那……那个袁化邵,当年就是故意走错路?”我眼皮略抽搐,不自然的说:“那人本来就没安好心,害了我师父一家,恐怕当年探坟,他已经有了计划,故意走错路,是削弱我师父他父亲?也顺道削弱柳正道长老?”

罗十六摇了摇头,告诉我,以前的事情不得而知,袁化邵当时真的目的如何,已经不能求证。

只是,我们现在总算走到了正确的位置上,值得唏嘘,更值得警觉。

我再次点头。

这时,罗十六又问了我一些关于屏障山峰的细节。

我更为仔细的说了一些关于气势,峰型,尤其是我瞧见的两处明显有异象的地方。

罗十六点点头,说:“风水的确殊途同归,管氏阴阳术能瞧见势,地相堪舆同样可以,这应该也是白观主所说的山气。”

“不过,红河兄弟,你不知道屏障山,还有一个细节,我们不能上山腰,而是要直接去峰顶。”

我一阵诧异,说:“为什么?”

现在天没黑,罗十六也没真切的自己看一下山峦,就这样从我所说的话语中,下了判断!?

罗十六微眯着眼,又道:“宅经有记载,屏障如背负,这刚好应了你说此山似玄武,而葬处,应在气势停留处,后代封王封侯,如果山障崎岖陡峭,才葬山腰,我想,这山,丝毫不陡峭吧。”

我如同醍醐灌顶一般,恍然大悟。

没忍住,我唏嘘了一声。

“红河兄弟,难道我所言有差?”罗十六立即问我。

按照山向来看,眼前的山,应该是在中位。

联系罗十六先前所说侧垒,或许,那一峰和燕巢相仿,算是附属峰型?

阳光变得更为刺目。

甚至我认为,人力不可及!

不过下一瞬,我就发现不对了。

那好像是山势的一种,给人一种虚幻的错觉,并没有真实落于山上。

能确定一点,那一峰已经没有屏障这般大了,更比不上前边儿的植冠和覆釜。

当然,这是从我这角度所看,形态很抽象。

中位之山,没有确切的方位一说。

其五行属土,正应当中!

当罗盘指针趋于平稳,中线对准后,我们所处的位置为东方,恰好是震木所在之处。

这屏障之山,形若背负着巨大的屏障,前方的部分,覆釜峰和他关联处,又有极长的距离,再往前看,植冠峰的形态,更像是一个角。

用抽象的角度去看。

这么大的山,这样的阁楼,足以说的上是震撼!

这得需要多么大的人力才能修建?

阅读民间诡闻实录:堪舆宗师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