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大明:当皇帝,太难了!

第12章御门听政

  • 作者:五白之姿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3-05-14 14:55:53
  • 章节字数:5002字

怎么可能亲自下场,跟他们打嘴仗呢。

双方地位根本不平等!

像这种情况,随便按一个谋反的理由,直接解决他们的肉体。

朱允熥又不是大明后期的万历,嘉靖皇帝。

也是要在初期,掩饰东厂这个特务机构,让它迅速扩大发展,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报纸有了。

除了活不下去,官逼民反之外,就是被这群掌握话语权的人忽悠了。

……

大明朝最普遍的真理,掌握在乡间地主,士绅官宦,文人学阀的手里。

这也是为什么,哪怕朱元璋统治了大明王朝三十年。

你总得一个个城市,一个个乡镇去销售,去推广吧?

这些遍布全国所有城市。

销售报纸的一个个网点。

才是朱允熥心里,最重要的的东西。

网点的老板,即可以是东厂的密探头子,成为朱允熥的眼睛和耳朵,替朱允熥搜集关于地方的情报。

未来,又可以成为江南织造厂制造的产品销售处,甚至,以此建立一个全国连锁性质的大型超市或者批发市场。

……

不过,大明朝的老百姓,识字率是个难题。

到时候,可以让茶馆的说书先生,读报纸。

也可以让有了秀才功名的读书人。

轮换着去上班。

毕竟,他们获得的功名,已经开始享受大明王朝优待了。

现在,也是他们努努力,尽义务,报效大明王朝的时候了。

至于印刷术和报纸的具体模式,朱允熥还需要跟工匠们商量一下。

好在他现在不着急。

没必要一口气做完。

暂时跟曹忠商量了一下印刷厂,油墨,报社,报纸,卖报亭,报童……的情况。

等到洗脚水凉了。

旁边伺候的一个漂亮宫女,连忙拿着毛巾,给小皇帝擦脚。

“行了,朕要就寝了,你们都下去吧。”

“是,陛下。”

朱允熥已经穿越了好几天,也有记忆,自然会穿衣服,脱衣服。

不需要跟古装电视剧里的废物皇帝一样,让宫女替他穿或者脱。

当然。

被窝,还是需要漂亮小宫女替他暖的。

毕竟。

再过一百多年,就要到小冰河时期了。

天冷!

别说。

暖暖的,很舒心。

躺在香喷喷的被窝里,朱允熥很快就睡着了。

……

……

第二天,天还没亮,黑压压的时候,小皇帝朱允熥就被曹忠叫醒了。

“踏马的,几点了?”

“四点!”(古代十二时辰,作者懂,但是不想写)

朱允熥听了想打人!

决定了!

等办完朱元璋和朱标的丧事以后,就下令,以后上朝的时候,时间要晚一点。

七点上班!

也让这群大臣们少辛苦一点,享受享受!

……

明朝皇帝上朝,并不是在金銮殿里。

而是御门听政。

这个按照规定,是天天都有的。

每日临朝!

这是朱元璋定下的祖制。

老皇帝把宰相全部都裁撤,朝中的一切大事小情,就都得由他自己决断。

上朝最频繁的时候,朱元璋“一日三朝”。

早朝,午朝,晚朝!

上朝的频率,让满朝的文武大臣们,叫苦不迭。

与汉朝,唐朝皇帝的五日一朝,十日一朝相比,明朝皇帝,大臣们,都非常的辛苦。

睡得比狗晚,起的比鸡早。

实际上!

这样上朝的频率,朱元璋到了晚年以后,也受不了了。

改在奉天殿里上朝。

就是俗称的金銮殿。

……

当然,现在才是五月份,天气还好。

朱允熥入乡随俗。

决定把他的第一次御门听政,交出去。

朱允熥穿戴龙袍冠冕。

在一大堆的大汉将军,太监们的带领下,来到了奉天门。

升宝座,鸣鞭。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文武百官一跪三叩头,向北朝拜。

“免礼,平身!”

因为这是朱允熥举行的第一次御门听政,京城里有资格来的,都来了。

大概有个四五百人!

但实际上,根据朱允熥了解,平常的时候,御门听政参与的人数,并不多。

少的时候,十几个人,多的时候,也就几十个。

而且。

也不像电视剧里演的:参加早朝的时候,一个长相威严的大臣,突然从人群里,走出来,说:“臣有本奏”。

或者如某些历史里写的。

那个大臣要说话,就提前咳嗽一声,好像是在提醒同僚们:老子发言(炎)了一样。

或许某些朝代,确实存在大臣靠咳嗽,抢先上奏章的规定。

但在明朝,这是不被允许的!

明朝的朝仪规制非常的严格。

如果,大臣们在上朝的时候,有喧哗、耳语、咳嗽、吐痰等行为,均属失仪。

更不许大臣们,在朝班内横穿。

各衙门,依次奏事。

官员奏事的时候,要绕道班尾,再走到皇帝的御前。

跪奏。

奏完。

退回。

如有违反,御史可以直接纠举,说对方失仪,有大不敬,让皇帝发落惩处。

最后都没事了,鸣鞭,皇帝回宫,文武百官,照序退出。

……

如果还不能理解御门听政,可以搜索一下撕葱老爸大老王,面无表情的,坐在办公室里,听各个分公司的总经理,排成一队,一个个的,汇报工作的视频。

非常的形象。

……

就像朱允熥昨天想的一样,今天的御门听政,百官里的坏人们,一开始,就把目标,直接对准了秦王朱樉。

……

……

大明王朝的绝对真理,掌握在朱家皇帝的手里。

就是出于这种考量。

他不是单纯的跟朝廷里的某几个文臣,或者官宦家族,去争夺话语权。

朱允熥的真正目的,是要让所有大明王朝的臣子和百姓,都能听到他这位皇帝的声音,了解王朝的新政策。

是在跟整个乡绅官宦阶级,争夺话语权。

另一方面。

朱允熥创造这份全国性的报纸。

某些老百姓,还是会傻乎乎跟着乱臣贼子造反一样。

皇帝说什么,真理就是什么。

这就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谁能传播的更广,谁的话语权就更高,谁就掌握了真理。

但是!

皇权不下县,皇帝权力再大,也没有办法深入到每个角落。

满门抄斩。

造成的危害,小,花费的时间,少,都是最优解。

阅读大明:当皇帝,太难了!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