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

第65章兵权过渡

  • 作者:闲话风尘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3-02-11 11:03:28
  • 章节字数:5934字

他完全可以授权精于军旅者,代为指挥。

其中,薛子都就是济阴诸将中最合适的人选。

论军职,他冠于济阴诸将。

在他们看来,陈朴不懂军事,根本不是问题。

诸将皆不明其意,不知到底要呈上何物。

闻言,堂外候命的五名差役,手捧木质托盘鱼贯而入。

结局大概就是,梁军被各个击破,睢陵陷入虏手。

如此,方便于陈朴与北军里应外合,一举剿灭忠于南梁的守军。

薛子都及以下诸将,又没有这个权力,且无令不得分兵互救。

故睢陵防务缺乏整体布局,形同一盘散沙。

托盘之上,赫然是血淋淋的人头。

“这......”

诸将自然识得齐皓五人,更知道他们与陈朴多有走动、关系暧昧。

正是因此,诸将皆猜不透陈朴究竟要干什么。

“诸位,请过目。”

陈朴一边说着,一边朝随堂文吏使了一个眼色。

随堂文吏遂将五份降表分发诸将。

当然,这里面是没有陈朴那份的。

“降表?!”

匆匆一眼,诸将皆一时情绪复杂。

有诧异,更有愤怒。

若是齐皓五人通虏得逞,他们可就要死得稀里糊涂、不明不白了。

恐惧让他们齐刷刷地看向陈朴,他们需要一个解释。

“齐皓五人通虏一事,罪证确凿。

本官斩之乃依律而行,诸位无须多虑。”

陈朴所言乃萧绍瑜的授意,他接着说道:

“本官数日不理军务,非不愿,实不谙也。

为保睢陵不失,本官决意将节制城中兵马之权,让贤九殿下!”

听了他的前半句,诸将皆赞其尚有自知之明。

同时认为,他是要将兵权交给薛子都呢。

毕竟后者乃沙场猛将,且位次之。

当听到是让贤于萧绍瑜,诸将心中皆五味杂陈、各有不同。

因为范雍的缘故,周盛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他意识到,自己要时来运转了。

其余四将的心中,则更多的是对睢陵命运及个人安危的担忧。

即使薛子都颇为欣赏,萧绍瑜的为人与勇敢。

然两国交战并非儿戏,他不认为年轻的萧绍瑜能比陈朴强上多少。

跃马疆场,勇则足矣。

然调度大军,却须谙熟兵法。

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尽管想法很多,偏偏无法反驳,也不能明着去争。

萧绍瑜的身份摆在那里,就注定了他们只能接受这个事实。

尤其是身份敏感的薛子都,他甚至连不满的情绪都不能流露。

若是因此惹恼了萧绍瑜,将其以莫须有之罪斩杀,都是有可能的。

单论其降将的身份,南梁朝中便不会有人为其鸣冤的。

这就是降将的无奈与悲哀之处。

事实上,萧绍瑜并不是这么想的。

只是他的想法,薛子都不可能知道。

堂内顿陷鸦雀无声,诸将默契地选择了沉默。

这时,萧绍瑜撩帘而入,主动现身。

时机已然成熟,他应该与济阴诸将正式见面了。

“九殿下,请上座。”

陈朴殷勤道。

他很识趣地将主位让出,自觉到堂下站立。

“标下参见九殿下。”

诸将避无可避,只能依礼参拜。

除了周盛,余者心中多有不服。

短于军旅的萧绍瑜,并非他们心中所期望的主将人选。

陪同而入的李东阳,站于萧绍瑜身侧,诸将未现异色。

然而,当范雍入堂时,诸将皆瞬间变色。

飞将军之名,谁人不曾闻。

包括薛子都在内,诸将的眼睛全亮了,心中似有所悟。

“若由范将军统军,睢陵或许可保。”

显然,他比薛子都更适合主将之位。

何况其麾下劲旅追云骑,可是非其不可调动的。

只因囿于朝廷的禁忌,诸将不便谏言范雍统军。

他们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范雍与萧绍瑜的甥舅关系上。

萧绍瑜自然不会让他们失望,因为他亦作如是想。

环视诸将,挺胸凝聚正气,他朗声道: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本王当仁不让,承陈郡丞让贤之情,即刻接管兵权。

宁远将军范雍,昔年久战北虏,多有胜绩,于我梁军素有威望。

故本王拜将以贤,授命范宁远节制诸营,以御北虏。

望诸将,尊其将令。

违者,本王必斩之,勿谓言之不预也!”

萧绍瑜的态度,是明确的,也是坦诚的。

举贤不避亲,甘冒大不韪,顾城不顾己,谋国不谋身。

这是何等的王者气度!

顷刻间,诸将皆折服于,他无形中散发出来的人格魅力。

“标下谨遵王命!”

诸将心疑尽去,皆欣然领命。

整齐而洪亮的应和声,昭示着他们对守住睢陵,信心大增。

最为激动者,自非周盛莫属。

“我终于又在将军麾下效力了!”

他渴望这一刻,已历十年。

思绪穿梭时光,他不禁想起了在范雍麾下的那些日子。

纵横江淮,屡战北虏,令其止步,望江兴叹,曰南梁不可灭。

南国男儿,当如是!

“尔等皆忠勇之将,本王深信不疑。

凡于此战建立功勋者,本王必具表奉于阙下,不寒将士之心。

此誓!”

萧绍瑜指天发誓,誓言有功必赏。

“谨奉王命,效命疆场!”

诸将再次回应,心悦诚服。

至此,军中上层搞定,危险叛将已除。

萧绍瑜相信,兵权过渡再无阻力。

《梁书·武帝纪》载曰:

帝掌兵权,拜将范公雍,誓言赏罚分明,诸将归心。

官拜校尉的周盛,自然也在召集之列。

他们正想借此军议之机,好好劝谏陈朴。

毕竟军国大事,可是容不得半点胡闹的。

很快,诸将到齐,分列郡衙大堂左右。

“呈上来!”

陈朴面色严肃,当先发话。

故自郡司马薛子都以下诸将,凡不知情者,皆对陈朴有所怨言、对战局有所忧虑。

一旦北军攻城,各营人马便只能各自为战,自求多福。

实际上,除了围城首日陈朴曾登城观战,此后他便当起了甩手掌柜,一概不理防务。

当时,他已然决心通虏,自然不会留心防务。

陈朴出面,以商议军机之名,召集郡司马薛子都和其余四名校尉。

或者说,是有意疏忽防务,更为恰当。

身为主官的他,不统筹全局。

论能力,他熟悉匈奴战法,且沙场经验丰富。

故济阴诸将,确实无出其右者。

阅读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