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第二百一十五章 安生的准备

  • 作者:上善若无水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3-12-24 06:34:13
  • 章节字数:7814字

五寺则是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算是朝堂职能的强有力补充。

二监是国子监与钦天监,主要搞学问。

二院则是督察院与太医院,一府自然就是宗人府了。

六部是吏户礼兵刑工,算是朝堂最基本的职能。

各路改省,诸军改州府。

地方精简只有巡抚知府知州知县,再无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

主和派被一扫而空,至少大宋朝堂上顿时清澈了许多,剩下的人也就十之一二。

到了这个时候,李云泽才算是有精力对整个朝堂进行大规模的改组。

搞的开封府的刽子手们都快要失业了。

黔首百姓们恨极了这些祸国奸贼,爆发起来的时候的确是非常可怕。

大批量的文官被精简下来,自然是非常不甘心,他们聚集起来发动舆论,开始狠毒攻击李云泽。

各种指责与批判的传单在城内抛洒,各种骂他的儿歌也开始有孩童传唱。

对于这些,李云泽直接就是嗤之以鼻。

这都是他早就玩剩下了的。

对付没见过世面,从小长于深宫妇人之手的可以,对付他不行。

先是重组后的皇城司暗中调查,把人员都摸清楚了之后,直接兵马封城全面抓捕。

抓到之后也不会客气,直接统统送上刑场。

大宋的读书人也多的是,缺人了直接考试提拔就是。

暂时安排了这些事情,李云泽开始对军中进行整顿。

所有的野战兵马,都被集中起来整编为御营,分前后左右中五军,正好对应五军都督府。

每一军的都统,都兼任都督。

整编之后的御营五都统,分别是韩世忠,岳飞,王禀,张俊以及李彦仙。

之后全面撤销了禁军与地方厢军的编制,地方上只留弓手与民壮,负责维持治安应对山贼。

真正的战事,则是全部有御营承担。

这么一来,曾经高达一百多万的大宋兵马,总算是被强行瘦身给瘦了下来。

解决了冗官与冗的难题,那冗费自然也是随之消失。

之后各路御营兵马开始出击,张俊韩世忠王禀三部北上,与金国对峙防备。

李彦仙所部驻守汴梁城为预备队,而岳飞所部却是开始南下,去消灭因为金军入侵,乘势而起的那些贼军们。

洞庭湖的钟相,虔州的群寇等等都是他打击的目标。

除此之外,岳飞所部还承担着一个重要的使命,那就是沿途推行士绅一体当差纳粮。

这也是封建王朝的老毛病了。

开国的时候人少地多,分分之后大家的日子都还能过的不错。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越来越多的时候,有钱有势的就开始通过各种办法,主要是与官府勾结以及发放利钱强占黔首百姓们的田地。

这些人有钱有势却不想纳税当差,想尽办法给自己弄来免税特权。

封建时代里,农税是最大头的一块。可大部分的百姓们没钱没地还要交税,占据了主要生产资料的士绅地主们,反倒是不交税。

结果自然就是收不到钱粮的朝廷越来越弱,直到覆灭然后开启下一个循环。

若不是有金军的入侵,使得外寇威胁超过了内部混乱,大宋也撑不了多少年就会被推翻。

菜魔方腊就是个最好的例子,最多五十年宋朝必然会因为农民起义而被灭掉。

李云泽要缓解这方面的紧迫威胁,所以要趁着现在士绅地主们失去了朝堂应援的好时机,强行将事情给办了。

士绅一体当差纳粮,本质上就是从法理上废除官吏地主免税的特权。

跟着还有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刺激人口大规模增长。

最后则是放出那些被困住成为佃户的百姓,清查各地田亩,但凡是家中超过百亩田地以上的,都要严格审查田亩是怎么来的。

若是巧取豪夺,或者干脆解释不清楚,那就直接没收分发出去。

这是李云泽为了缓解最激烈的矛盾,采用强力手段对田地进行重新分配。

至于士绅地主们的反对,先打得过御营兵马的刀枪再说吧。

不仅仅是士绅地主,遍布各地的寺庙道观更是李云泽打击的重点。

寺庙田亩超过五十亩的,统统全部没收。

内里铜器全部收走,一件也不许留下。

有做发放利钱生意的,先斩方丈再去追查。

第一个倒霉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某林寺。

之前当金军南下的时候,某林寺封山不接待客人。说是勤修佛法,实际上是在看风使舵,等待着真正的胜利者出现之后,好下投注。

等到金兵被击败,他们这里也重新开始接待香客,同时也是在为春耕的百姓们提供利钱。

岳飞的大军南下洞庭湖的时候路过这边,随行的工作队当天就察觉到某林寺在当地发放利钱,而且还是让百姓们以自家田地为抵押。

当天晚上,寺内的方丈就被拖出来砍了。

看着那油光满面,脑大肠肥的方丈,就连岳飞都是颔首点头表示砍的好!

随后就是清点田亩,将寺庙侵占的数万亩田地都给分给佃户们,之后将寺内所有铜器统统取走,再将其所作所为传遍各处。

去年李云泽来这儿的时候,就曾经留下过狠话,现在也算是应验了。

李云泽通过考试的方式,提拔起一批批的年轻人,然后将他们全都编入到工作队之中,派遣往各处地方去处置当地的田亩清退,士绅一体当差纳粮的工作。

做的好的有奖励,直接入老虎班遇缺即补。

做不好的有惩罚,直接取消以后的所有资格。

若是跟当地士绅勾结的,那就更不用多说了,直接连脑袋都丢掉。

李云泽这种近乎于明抢的举动,自然会引起剧烈的反弹。

毕竟夺人钱财犹如杀人父母,李云泽直接抢他们的地还让他们当差交税,他们当然也拼命。

工作队被袭击被杀那都是常有的事情,甚至还有聚众直接扯旗子造反的。

这种事情在宋朝其实很常见,宋朝农民起义的多了去了。

不过这种以士绅们为主体的造反,还是很少见的。

这个时候,就是御营兵马大显神威的时候了。

韩世忠负责关中之地,王禀负责河东之地,张俊负责河北之地,岳飞负责其他所有地方。

直接出兵去剿灭,一个不留。

这场规模浩大的内部整顿行动,从春耕一直持续到了秋后。

实际上到了秋后也没有完成,或者说至少得持续好几年才行。

只不过在秋收之后,李云泽就将注意力从内政方面转向了军事。

按照之前十多年的传统,秋高马肥的时候,金军就要出兵了。

李云泽做了两手准备,金军南下的话就放他们进来,然后直接来个围歼。

若是金军不敢南下了,那没问题,直接我打过去就是。

赵佶都敢出兵收复燕云,赵桓都敢跟金人直接开战,没道理李云泽不敢打。

自从在中牟战败之后,金军直接溃逃北上,一路逃回了他们的传统区域。

就连王禀收复太原,张俊收复河间等地的时候,金军也没有大规模出击决战。

不是不想打,而是真正伤筋动骨了。

无论是东路军还是西路军,兵力损失都在一半以上。

而且这其中大部分都是真正的鞑子,是金国安身立命的本钱。

而且他们遭遇惨败,士气低落急需契丹的贵女们安抚士气。

可以说这好几个月的时间里,金军一直都是在忙着休养生息。

他们从关外寻摸来了大批量的人手,除了鞑子之外还有奚人契丹人渤海人汉人高丽人甚至许多自己都说不清楚自己是什么人的援军。

再从燕云等地征召汉儿军补充进各个万户之中,至少表面上将兵力损失补充了回来。

秋收之后,金人也开始为是否延续秋后出兵的传统而挠头。

笔趣鸽

太学生们伏厥上书的,直接发放成摞的考试卷子,答题不合格的全部开除。

什么尚书左仆射,什么太宰少宰,什么门下侍郎的官职也全都一并撤销。

朝堂官职,全部精简到了六部五寺二监二院一府之中。

等到考试结束,李云泽只用了原先朝中十分之一的人手,就将朝堂顺利跟运转起来。

地方上也是在重组。

什么转运使什么安抚使什么经略使的七使八使的统统取消。

首先是把门下,中书,内侍三省直接取消。

甚至就连那些想要继续反对的太学生们,在见识了百姓们的怒火之后,也是纷纷偃旗息鼓不敢再胡乱多言。

出面说情的宗室,有一个算一个全都送进大相国寺里吃斋念佛写悔过书,什么时候能够出来,那就要看李云泽的心情了。

失去了这些手段,主和派们当即就被拔光了光鲜的外表,接着就是跟蔡京等人一个下场。

后宫说情的,直接送去尼姑庵圈禁起来。

抄家上刑场,流程全都走一遍。

而且自从上次蔡京被撕碎了之后,仿佛是成了某个传统,这些上刑场的士大夫们,通常情况下都不可能活着抵达刑场,总是在半路上就已经被愤怒的百姓们撕碎。

至于军中,直接将枢密院转为五军都督府,等于是把大明的那一套全都给搬了过来。

精简之后就开始考试,三舍法之下的太学生们也可以报考,考过了直接入职。

阅读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