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仙侠奇缘 > 师父又快饿死了

第61章风卷残云

  • 作者:万宝路软盒
  • 类型:仙侠奇缘
  • 更新时间:2022-05-06 07:53:03
  • 章节字数:5166字

这四人一听笑了。

别人不知,他们还不知道“真武大帝”的始末?

陈易简,压住笑意,点头同意,约好了上门拜访的时辰。不提。

那个人在你家,与你一起吃喝谈唱,一起流泪,一起欢笑。怎么可能是仙人?苏洵如是想。

立时便吓住了好几位观看的宾客。看来是孟弢曾经关照过的。

一时,惊呼与赞叹声不绝于耳。一些虔诚的信徒,已经吩咐拿来蒲团,要当场叩拜。

陈易简四人,很是欣赏孟弢的习惯。也遍访了荆州美食。

几日也无大事。

而虎娃柴娃,对这些故友不由疑虑颇深。想起师兄对那些朱户豪门、士子乡绅的评价。

陈易简知道原由。开口讲述了孟弢与此地开元观,有些交情。他们三个道士,去那里比较合适。

陈易简微笑,轻轻的喝了一声。

一股风慢慢升起。不触及其他,只是笼罩住那位道士。慢慢把围绕他的黑烟抽离,却不散去。

隐约仿佛化成人形。众人更加敬畏不已。以为是法坛上道士神通。却不知他已经面如土色。

那黑烟绕道士一圈,冲上高空弥散消去。

虎娃不解,问陈易简何故?

陈易简说,这道士有几分本事,虽夸口“真武转世”,但未必没有祈福禳灾的本事。

江湖手段,各为生计。如这道士真有什么淫邪的举止,再说不迟。

黄昏。陈易简与虎娃、柴娃,在城外,截住了那个道士。

看到陈易简凌空而来,挡住去路,那道士还想回身继续跑。一声虎啸把他震慑在原地。

道士姓李,北方人,与天师道北宗有些说不太清楚的渊源。但自家传承已经式微。他未得什么正经的传授。

李道士,不甘寂寞,四处行游,想找一处繁华之地,收信众、立道观、开香火。

去年行游到荆州,听闻了“真武现身”的传闻,动了心思。才有今日。

李道士赌咒发誓,只是骗了些钱物,并不敢做淫邪勾当。

看陈易简并不信他一面之词,相貌堂堂的李道士眼泪都快下来,忍不住要跪地恳求。

行走江湖,要想活命,能屈能伸呀。

陈易简扶住他,倒是更看重这位李道士了。

把他带入开元观。找老道士再祥问情由。

老道士对这李道士很不待见。抢香火的同道,不是好同道。

但也说不出李道士,有什么作奸犯科的行止。

陈易简独自把李道士拉入房中,说了一些话。

第二日便放他离去了。

后殿,众人听了虎娃的故事。苏轼有些不解,问:

“哥哥,陈师父为什么不当众揭穿?还放骗子离去?”

孟弢苦笑,捂着头,不知该如何解释。他很快猜到陈易简的打算。

如李道士这等“人才”,于陈易简行事,是大有裨益的。

总不能告诉苏轼,那个骗子道士卖相好,手段也不错,你陈师父要他继续行骗吧?

虎娃要开口解释,被大张氏拦住了。

孟弢又沉吟了一会儿,道:

“苏轼。那李道士,无大恶。与我等为同道。行游中遇到,警示即可。”

苏轼撇嘴,对这个回答,很不满意。

虎娃也是不太满意的。大张氏给他解释过,他就更不认同了。

但师兄吩咐过行游在外听陈易简的,又要听娘子的。虎娃也就不愿多想,随风去了。

孟弢也是有些不解。兄长就这么相信一个骗子?

陈易简明显是“看上”了李道士。放他离开,不怕一去之后,不见踪影?

自己如果这样行事,有什么可以约束李道士的手段。

孟弢记起了自己施骗术,引师弟们“化神”的往事。

如果李道士配合,陈易简也可如此,把一些想法植入人的信念中。以陈易简今日的心念修为,尤为简单。

这才是真正的“淫邪”手段吧?控制他人于无形间,是发展骨干信众的重要手段。恐怕陈易简,不是第一次这样干了。

说是已经放过李道士。恐怕李道士一生,都脱离不了陈易简掌控。

这样涉及秘法的险恶手段,孟弢需要与师弟们私下交流。暂且放下。

继续询问,李道士狼狈而去,荆州城里有什么反应?

虎娃哈哈大笑,言,这却是简单。第二日,他们也作了手段,在开元观弄了些神异。

还于真武大帝座前,为李道士写了一封留书,言:

“转世下凡安众生,祈福禳灾望太平。荆州城内戾气去,仙归天府神在宫。”

开元观老道士十分配合。香火嘛,道士们可是很在意的。他们开元观,也称开元宫,荆州百姓都知道的。

苏轼更加迷惑。想了半晌,他问道:

“哥哥,那个骗子和开元观。好像没什么差别呀。都是弄神异,收香火。”

对这样犀利的问题,虎娃一时懵住了。大小张氏,也不能答。都看向孟弢。

孟弢却早有准备,言:

“苏轼,神灵是一种对众生的抚慰,也是一种警示。如果我辈依托神灵行事,就要依照这样的精髓。

“天元观,供奉真武大帝。平日信众的礼拜,是抚慰。恶人见真武之威而不敢行恶事,是震慑。

“而收取的香火,除了自用,大多也用于灾年救济他人。哥哥就曾帮他们煮过防疫的药汤,施予百姓。

“如李道士,借神灵名义行事。却不能得神灵的精髓。那就是行骗了。

“手段看似一致,目的却有不同。我天师道受百姓信仰,其源流你可于史书中,自己慢慢体悟。”

这是以疑惑为引,导苏轼看史书了。

好神通,好手段呀。

除了师父,观内众人端坐。听虎娃讲故事。

正好明日被他好友邀请,于家中设坛行法。苏洵笃信道教,颇为兴奋。想拉陈易简四人,也去见见世面。

他到从不相信,乡人们对天庆观神异的传言。太熟了吧?

也正是陈易简猜到的,骗子应有的精气神。

行走江湖,能骗到荆州满城官宦士绅,怎能没有几分皮相和本领?陈易简已经动了一些心思。

这道士,也有几分本事。于法坛上踩禹步、喝雷音、运宝剑、施符法,引来阵阵黑烟,在他周身飞舞弥漫。

一日。苏洵兴匆匆找来,言,荆州城近日有高人降临。为真武大帝转世之身,祈福禳灾,于各大户间做法事。很有神异。

苏洵不勉强,自去访友去也。

这次说的是陈易简。但也与孟弢有关。

却是一件收伏骗子道士的故事。

翌日,后殿,老君像前。

一行五人抵到荆州。当时苏洵还未离开。

苏洵对荆州很熟悉,昔年曾于此游历,多有故友。

这道士,到颇有几分气度。且看:玄黑道衣宽袖袍,三缕长髯随风飘。手执长剑精气足,目光如电邪魅消。

并不像虎娃想象的,猥琐骗子模样。

阅读师父又快饿死了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