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浪漫青春 > 岸左岸右

027 教育之思

  • 作者:苍耳青青汝水畔
  • 类型:浪漫青春
  • 更新时间:2022-03-04 18:55:11
  • 章节字数:3508字

曾有一个学生,为此给高云写信,问高云为什么这样?有什么目的?高云看了看,没有回答,也无需回答。因为总有一天学生是会明白的。但这件事却压在高云心里几十年。后来,这位学生也做了教师,想必会明白的。

有个学生在学校病了,高云带学生去看了病,抓了药,然后送到邻村学生的家中。家长非常感动……

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人格的引导。所谓“教书育人”就是这个道理。现在,相当一部分人,忘记了施教的初衷,为教学而教学,为分数而努力,为奖金而拼搏,实在令人遗憾。当然,这也有教育行政机构导向的问题,也有教育“西化”的原因。

又一届学生毕业了,有几个学习努力、考学有望的学生,没有考上高一级学校,高云感觉非常惋惜,又非常自责。担心学生放弃了,不再学习。就利用星期天晚上,跑到学生家里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劝导学生再复读一年。

学习,成了高云生活的主要内容。自学了数理化自学丛书,掌握了初高中的理科知识,补齐了高中学习的短板。由于对文学的爱好,又学习了语文知识,使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全面,提升了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在教学管理上有了更大的发言权,为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自己对学习的挚爱,逐渐转化为对有上进心学生的喜爱。从内心深处希望学生们有更快的成长,希望他们进步、发展、出人头地。

对友情的依赖,当然也曾遭遇到质疑和欺骗,虽然也伤痕累累,伤筋动骨,但无碍于生命,反而渐渐使之知道了提防和反击,更一步增强了生命力。

悔亲,定亲,成婚,从伤痛走向幸福;任教,整顿,转正,从歧视、伤害走到发展。强烈的奋斗之心和成长之志,加上友情的支持和正道的加持,一路前行。

达尔文总结了环境对进化的作用:“适者生存”的道理,却忽略了不同生物个体在同一环境中改变的差异性;宋朝王应麟创作《三字经》,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实际上是从人类成长的界面,阐述了环境对人类三观的影响,即人类发展的可塑性。“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开篇明义,直抒教育的重要。然而,

在龙村教学,高云最多同时教三个年级的数学,备改批辅忙不过来,有学生主动帮忙,甚至家里有事,学生也赶去帮忙。

有天夜里,高云批改作业回家,已经很晚了。睡下后,突然醒来,感觉院子里有响动,就急忙起来查看。原来是几个学生悄悄进来,帮高云挖红薯窖,两个人在下面挖,几个人在上面提。看到这一幕,高云激动的热泪盈眶。

人心是要用人心去换的。高云的诚心辅导,得到了家长的好评,更得到了学生的尊重,在龙村,高云的朋友很多都是教过的学生,在望嵩、在火庙、在古梁都有好多学生写信,言必称“恩师”……

高云常常回忆父亲高峰的教诲,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也不断的检视自己,没有家族势力,没有社会关系,要想在社会上立脚,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逐步充实自己的实力,同时也要学会包含和忍受。

高云认为,《三字经》的前提是错误的。应改为“人之初,有差异,习相近,或相远……”。孪生兄弟有恶有善,同样教化,发展各异。何也?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强调了先天的差异,也就是“命”的作用,却忽略了后天环境的改变。所以,人之命运造化,既决定于先天的差异,又决定于环境的影响,更决定于自身的努力。“出生”+“环境”+“努力”=“人生”。由于先天的差异、环境的不同、努力的区别,在这个社会上,几乎没有完全一样的人生。

一个人的性格、嗜好、好恶,乃至世界观的形成,首先决定于自身,再者决定于环境。由于自身基本素质的不同和生活环境的千差万别,塑造形成了具有不同精神风貌的人。

高云出生于贫困之家,饱受社会的歧视和欺压,倔强和抗争成了命运的主格调,狄亮的炮竹、高峰的疾病、被子失火、南山拉煤、磨倌历练、学校失盗、民师整顿……等等,让高云感受了人间的冷暖,这些事件和经历,没有抹去他的棱角,反而使他个性更加鲜明,柔的更柔,刚的更刚。

亲情的缺失,增加了对友情的渴望。同学之情,朋友之情,师生之情,同事之情,温暖了他,感化了他,强大了他。别人用一份温情,他就用两份反馈。高云常说,他的成长之力,很大程度上都是来自于友情的支持和托举。

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行正致远”,应该是先树德再塑才。而现在呢?高云深深叹息。

.

阅读岸左岸右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