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乱武东晋

第141章南府军

  • 作者:残风断云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2-05-18 05:18:43
  • 章节字数:10464字

葛洪重重的点了点头。

见葛洪这么有信心的样子,搞得关子阳都差点信了。

“你现在赶快回建康吧,太后给你的任务你也算是完成了,回去复命之后,应该就是北伐之机了。”

“我才十七岁,你真的相信?”

“关都督,你又立此大功一件,不知道你想要什么奖励吗?”

关子阳推辞道:“谢太后隆恩,甚为臣子,这是分内之事。”

“除非你能找到一个圣人助力,不然不可能从郑隐手中抢过三尸脑神丹的解药。”

……

所有的问题都能连上了。

关子阳小声问道:“你的意思是让我去一趟益州?”

褚蒜子捂着嘴干笑了两声:“那么你说说,这事情的经过吧。”

在得知了是司马睿带走了司马娇奴,褚蒜子和司马昱都是一惊。

有听说了后来司马邺抓走了几人,到了火源洞,炼制破血换神丹。

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不过关子阳这个外人在场,他们司马家内部的事情自然不会让他知道。

关子阳估计等自己走后,褚蒜子和司马昱才会商议此事。

褚蒜子问道:“关都督,如今北府军在谢玄手中,经过他的操练,兵强马壮,不如我给你另谋职位?”

来了,终于来了。

关子阳心里早有准备,这北府军果然就是为谢家人准备的。

关子阳笑道:“全凭太后吩咐。”

“好,如今林邑国在广州作乱,朝中大臣都认为交州偏远蛮荒之地,无需理会,但是这也是我大晋国土,岂能让蛮夷猖獗,我派遣你为交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组建南府军,南征林邑!”

又在计划之中!

关子阳叩头谢恩:“臣领旨意!”

出了宫的关子阳,大摇大摆的回了乌衣巷关府。

一到家,见青蝉几人正在整理行礼,从罗浮山回来的路上,几人一路游山玩水,沿途更是购买了不少当地物件。

注入瓷器、丝绸、茶叶什么的,乱七八糟一大推。

关子阳便吩咐青蝉道:“别收拾了,带几件一幅,咱们又得上路。”

青蝉问道:“刚到家又走?咱们去哪?”

关子阳露出一幅高深莫测的表情。

“先去一趟京口。”

……

当初关子阳答应了郗昙,二十万流民军除了北伐,不能用作他用。

可以往北,可以往西,就是不能往南。

这次去交州,又是光杆司令一个。

既然流民军不让带,我带流民帅总行吧。

流民帅怎么也得每人带几百个亲兵吧?

彭城刘牢之,胆大心细,流民帅中武功第一。

东海何谦,擅长海战,因为胡人不会海战,经常以战船在渤海沿岸骚扰燕国,而且总是全身而退。

淮阴诸葛渊,颇具智谋,而且爱惜体贴手下流民,最具声望。

乐安高衡,曾在郗鉴手下做事,用兵入神,擅长军阵,是流民帅中的‘科班’出生。

东平刘轨,流民帅中年龄最高,老实持重。

晋陵孙无终,做事保守,不敢冒险,但是现在的晋陵流民帅,已经是将来的真命天子刘裕了。

西河田洛,做事冲动,痛恨朝廷对北伐大业高举旗,不作为,算是最有民族家国情怀的流民帅。

这些流民帅,除了一身不俗的武功以外,智谋、勇气、运气都是一等一的人才。

自然早就是他的囊中之物。

6个流民帅,每人带五百亲兵,就是三千人。

再加上一千忠勇军,自己这南府军就有4000人的班底。

这次去交州可是真刀真枪马上就要开打的。

这4000人好歹可以打底了。

到了京口,吩咐刘牢之召集流民帅。

三日后流民帅就全部到齐。

关子阳说明来意之后,众人异口同声,不住拍手叫好。

他们自然明白关子阳的用意,这南府军要是成了,以后就是北伐真正的主力了。

不过他们自然也不能说走就走,各自回了一趟驻地,安置他们离开的事宜。

还要选一些精兵强将出来。

关子阳没有等他们,而是告诉他们在交趾郡汇合。

其中原因,自然是不想被褚蒜子发现他们的身影。

关子阳再回建康。

先是去了一趟教坊司,查看了一下营业额。

好家伙,最好做的生意,果然还是娱乐产业啊。

这短短不到一年时间,教坊司已经盈利百万两银子。

得,军费也到手了。

等到了交州,只要有钱,还怕缺人?

入夜,关子阳去了一趟紫金别院,谢奕还是得拜见才行的。

不巧谢奕不在。

家中关家告诉他,因为谢道韫私自外出多日,现在已经被谢奕带到会稽去禁足了。

看来这次谢道韫是不能再跟他去了。

第二日,关子阳再次从建康启程,目的地,涪陵。

回家一趟,再搞点钱才行。

一个月后,涪陵,关家堡。

关家学堂内。

关正乾看着面前是三个如花似玉的美人,不禁摇头苦笑。

自己这儿子上辈子是干了多少好事啊!

出门许久,再见家中双亲。

关子阳跪下三叩首行礼。

青蝉、石玘、卫衣清见关子阳跪下行礼,三人也连忙跟上。

关子阳站了起来:“爹,这些日我实在太忙,没时间看……”关子阳还记得,他父亲上次告归日时布置他学的书。

关正乾摇了摇头:“男儿志在四方,而且如果不是你,也没有我们关家的今天。

如今我们关家已经与蜀中四姓并驾齐驱,现在人们一说蜀中士族,都得带上咱们关家的名字。”

关正乾一走,学堂顿时就散乱了起来。关子嵩带着几个兄弟,围到关子阳身边:“子阳弟,听说你在建康做了大官,这又是北府军,又是南府军的,威风得不得了,什么时候带带我们啊,我们不想待在关家堡了。”

关子阳懒得搭理这群小孩,这群毛孩子,文不文武不武的,自然根本就不把打仗当回事。

要真跟着他,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这次交州之行,可是真刀真枪打仗去了。

“你们几个啊,还是好好在家打理关家产业吧,现在关家这么大,赚钱也是件大事,不一定都要做官”关子阳语重心长的说道。

关子阳一句话顶得关子嵩一愣一愣的,他本意想跟着关子阳见识见识市面的,谁知道关子阳一副大人语调,根本没把他们几人放在心上,反而嘱咐他好好打理家中产业。

他们也没有继续自讨没趣,一脸疑惑的回自己位置上看书去了,心里想道:“真没劲!我本就不想去太学读书,现在,更不想去了!”

早饭时,关贵英缠着关子阳要去他们东楼吃饭,关母也很是喜欢这个小侄女,遣了青蝉去南楼知会了家长一声。

关贵英吃饭的时候一直吵着要关子阳带她去后山摘野果,关子阳也确实很久没有陪陪自己这个从小跟在身后的小尾巴,拗不过就答应了,

饭后就带着小丫头进了后山,后山名为鸡冠崖,并不算太高,山中有很多桑葚果,正值夏末秋初,桑葚已经由红转紫,漫山遍野的紫色果实挂满了整座鸡冠崖。

关贵英喜欢吃关母用桑葚做的蜜饯桂花糕,所以趁着桑葚最后的季节多采摘一些,经过晾干加工处理之后,还能保存很久。

一般摘果子这种事情,吩咐下人做就可以了,小孩子玩心大,觉得自己去摘才有意思,关子阳很是喜欢这个小丫头,便叫上了黑奴儿,三人一起进了后山。

进山没一会,关贵英一双白皙的印花布鞋被她踩得到处都是泥点,她又心疼起自己的新鞋来,没摘几颗果子,就催着关子阳赶紧回家。

关子阳又只得顺她的意,关贵兴冲冲地从黑奴儿手里抢过才装了一点桑葚果的篮子找关母朱氏去了,

一见关母他就邀功似的举着篮子,说道:“大伯母,这是我摘的桑葚,你又可以做好多蜜饯桂花糕了”。

“团子你个小馋猫,你也为大伯母不知道你自己去摘果子,不就是为了下回来吃桂花糕没人说你‘吃白食’了,看你弄得满身的泥,你让下人去摘不就好了。”关母慈爱地教训了关贵英一番。

“大伯母,蛮子哥今天早上被大伯揪去了学堂,把他耳朵都揪红了,你帮我说说大伯,下手轻点……”关贵英向朱萍告状道。

关母朱萍瞅了瞅儿子的耳朵,并没有看到什么红肿的痕迹,知道关正乾也不是真的在教训儿子,于是回答关贵英道:“团子放心,待会儿等你大伯回来了,我好好劝劝他。”

关贵英见关母答应了,用她可爱的小脸在关母的肩膀上来回蹭了几下:“世母最好了……”说完,蹦蹦跳跳地回南楼去换她的‘泥点鞋子’去了。

关子阳表示很欣慰啊,难怪团子今天要来东楼吃饭,原来是心疼我被父亲揪耳朵的事情,嗯,没有白疼这个妹妹。

关母道:“蛮儿,上次听青蝉说你朋友谢家小郎君也很喜欢吃我做的蜜饯桂花糕,这次我多做一点,以后有机会,托人给他捎过去,你看如何。”

“那就辛苦母亲了。”关子阳回道。

中午,天虽入秋,暑气未消,关家堡后的鸡冠崖山林之间,禽鸟鸣叫起起伏伏,远处的乌江水静谧流淌,

靠山面水的关家堡迎来了难得的安宁,中午的烈日不宜劳作,关家的奴仆们都在家中歇息,正是睡午觉的大好时光。

关子阳穿着一件白短褂子,躺在小院葡萄架下的凉椅上小憩,黑奴儿在一旁拿了柄蒲扇帮他扇风。

青蝉端了一碗削好皮的地瓜来,见关子阳一身健美的肌肉完全不似曾经那个瘦弱的小郎君,叹道:“小郎君,青蝉感觉你这两年壮实了不少呀,你又没干什么重活,怎么会长得这么结实。”

经过这几年刻苦地磨炼身体,关子阳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强健,可又不是那种肌肉堆积的强壮,而是从内而外,散发出的一种健康与活力。

别人不知道自然觉得奇怪,他有意逗逗青蝉,笑吟吟说道:“男子长大了自然就会壮,就像青蝉姐姐你长大了自然就越来越娇美一个道理。”

“哎呀,小郎君又来打趣我,不理小郎君了。”捂着半张羞红的脸就跑开了。

一旁的黑奴儿嘿嘿一阵傻笑,说道:“少爷,青蝉姐姐怎么脸一下子就红透了,真好笑……”

关子阳觉得跟黑奴儿解释了他也不懂,说道:“你长大了就懂了……”

吃着甘甜的地瓜,乘着凉荫,悠悠然然,关子阳心想道:“这涪陵的天气还是和后世一样,秋老虎的威力不小啊,这么闷热……要是有个空调就好了……”

一觉睡到日暮西,关子阳睁开眼睛的时候,天边已经挂起了淡淡的晚霞,他见青蝉在院中摆上一张小桌子,

盖上一张红布,放上些瓜果甜饼贡品在上边,关子阳看着奇怪,问道:“青蝉姐姐,你这是在干啥?”

青蝉笑吟吟回道:“小郎君忘啦,今日是七月初七乞巧节,我在准备供桌,晚上要拜天孙织女娘娘呀。”

是啊!

居然又到七月初七了。

还记得上一次是青蝉拔得头筹,点了头香。

关子阳恍如隔世。

如果自己不考虑北伐,就在家中做个二世祖少爷,这样的日子貌似也不错。

石玘没见过乞巧,在青蝉的解说下很是兴奋。

可就在这时,卫玄来了。

带着夫人,还有好几十个仆人,整整三辆牛车!

上面的东西都用红布盖着。

从当年诸葛长民来关家开始,居然这么多年前就下了这么大一盘棋。

可半圣讲求的是机缘,什么天灾人祸,境界修为反而在其次。

“不急,随缘即可,你放心,我对你有信心,两年内你一定可能成为半圣。”

建康,显阳殿。

看着褚蒜子和司马娇奴紧紧地抱在一起,不得不感叹,这母女还真是情深啊。

小皇帝司马聃听说三公主回来了,也立马来相见,一幅亲昵的模样。

一切,还是需要自己赶快进入半圣的境界。

“谁让你去益州了,你去了也没用。”

还有那个天机楼,居然能‘预测未来’?

不愧是诸葛亮的后人啊。

万万没想到啊!

不得不服。

这么一来,之前的疑惑都解开了。

这老不正经还真是半步不出门,却知天下事啊。

关子阳带着青蝉、石玘、谢道韫、卫衣清、三公主司马娇奴开始赶回建康。

阅读乱武东晋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