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天道漫谭

第八章 当铺冲突

  • 作者:杰婕乖笑
  • 类型:穿越重生
  • 更新时间:2022-01-12 11:52:27
  • 章节字数:8732字

张乐天明白,死当就是彻底卖给对方,不能赎回,好处是当的钱会多一点。活当的好处是可以赎回,但要交一定的赎金。但当铺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不管多好的东西,一旦到了这里都是往破里说,目的就是为了压价。

张乐天当然知道这些,不必理会,只是呵呵一笑说道:“自然是死当,价格我不太懂,你看着能值多少?”

那伙计抬开眼皮又看了一眼剑,重新抓过去,仔细看了一会儿,然后把剑抽出来,用手一摸剑刃,“呲啦”一下,伙计惨叫一声,赶紧把剑扔在了柜台上。双手摁住大拇指,连忙说道:“客官你等一下。”说着就向里间跑去。

伙计肉了揉眼睛,说道:“这不是一把破剑吗?”说着抓过去,也没抽出剑鞘,随便看了两眼便仍桌上说道:“本店还从来没收到过破剑,那么客官你打算死当还是活当?”

老油条。张乐天心里暗骂一句,就是因为我不知道价格才让你说价啊。不过既然他把皮球踢了回来,张乐天只好接着了。

张乐天伸出一个手指头。老者啊了一声,从柜台底下拿出一张纸,取过笔就要在上面写。

张乐天挠着脑袋出了杂货铺门口,怎么办?总不能用抢的吧?低头看了看自己这身行头,草鞋还是借的螭大哥的。忽然又看到自己随身带的那把剑。虽然金线拆下来了,但剑柄的花纹依然很漂亮,并不影响整身的美观。再加上它的锋利程度,按照这个时代来说,绝对是把宝剑了。如果去典当行应该卖个不错的价钱。虽然卖掉宝剑有点可惜,况且它还救了自己一命,但它的使命该完成了,就现在的条件来说,远没有自己的手机重要。

打定主意,出门一打听,原来这个县城有两家当铺,选了一家比较近的走过去。

走了不一会儿,几人停下,便瞅准一地方开始卸货。张乐天帮助几人摆好摊子后,便询问螭昧离县城可有买蜡烛的地方。后者交代了地点,张乐天起身暂时告辞。

按着螭昧离指引的路线,张乐天走了很长一段距离才来到一家杂货铺子,进去一问果然有蜡烛,不过一问价格,居然要300文钱一根。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没带钱。

刚要落笔,张乐天赶紧叫住:“唉……,我说老人家,您这是打算要写多少?”

“一贯钱啊!不是你说的吗?要当一贯钱。”老者一本正经的说道。

“我去!我伸一个手指头就是一贯钱啊?那我要伸十个手指头……”

“自然是十贯钱了,呵呵……”老者笑呵呵的说道。

“这谁定的规矩?那我要一文怎么说?要一百贯怎么说?”张乐天气急败坏的说道。

“要一文,你手指肚得向内,一百贯你不说话那谁知道?”

“我……”张乐天哑口无言,老者一本正经的问道:“客官到底要当多少?”

“我要当一千贯”张乐天吼道。《水浒传》里的杨志卖刀,还要价三千贯呢,自己这把剑再不济也不会差上许多吧?

老者呵呵一笑,将笔放倒一边,说道:“客官还是将剑收回去吧,一把破剑而已,一千贯?你开什么玩笑?”

“破剑?”张乐天一把将剑抓过来,凑到老者近前,说道:“你看看这是破剑吗?啊?有长这样的破剑吗?”

老者见张乐天一把将剑递到眼前,吓了一跳,连忙闪到一边说道:“客官小心些,小心刀剑无眼啊。”

张乐天见他躲避着不看自己的剑,顿时急了,他一蹿蹦上柜台,一伸手将老者衣服抓住,说道:“老头,你仔细看看,这可是我八辈祖宗传下来的传家宝,要不是急着用钱我还舍不得当呢。你居然只给我一贯?”开玩笑,一贯钱,也就是一两银子,自己这把可是宝剑啊。就值一两银子?

张乐天连说带比划,一把剑在老者眼前舞的呼呼生风,后者吓得闭着眼睛一个劲的求饶:“唉吆……客官小心,莫要伤了我。客官……刀剑无眼啊!”

店铺里的动静惊动了路人,有七八个人在门口探头探脑的围观。

张乐天见状,一把松开老者,跳下柜台说道:“各位,这把剑,乃是我祖上流传,历经几百年才传到我这儿,可谓是传家宝啊。要不是本人落魄急着用钱,打死我也不会到当铺来当掉。可是他,”用手一指那老头继续说道:“居然只给我一贯钱?你以为是买菜刀啊?这可是把宝剑啊!”

张乐天说完,满心期待众人愤慨的表情,继而异口同声的讨责当铺掌柜的画面并没有出现。反而那几个人一脸懵逼,索性都进到店铺里面,对着掌柜的叽里呱啦说了一堆听不懂的话。

张乐天用手举着那把宝剑,摆了个自认为很帅的表情等待着讨伐的画面,看到这一幕,尴尬的连忙放下剑,来到柜台。咳嗽一下说道:“喂,我说老头,你说个价,不过我可告诉你少了九百贯我都不当。”

老者擦了擦汗,说道:“客官啊,老夫何曾说要给你一贯的?明明是你自己要的吗?”

“少废话,我伸一手指头就是一贯啊?谁定的规矩?再说了,我这可是宝剑,传家宝!你见过卖一贯钱的传家宝吗?”

此时外面已经围了不少人纷纷向里面观看。张乐天见状,噌的一下窜出去

(本章未完,请翻页)

。冲着众人一抱拳说道:“各位大叔大婶,大哥大嫂,美女帅哥们?鄙人姓张,钓&鱼&岛的人士。今天小弟被生活所迫,不得已才把我的传家宝,也就是这把宝剑拿出来当掉,没想到这家当铺的掌柜的,看了一眼说是破剑,只给我一贯钱。你说这掌柜的黑不黑。”

掌柜一听连忙跑出来冲众人一抱拳,说道:“诸位,不要听这厮胡言乱语,做人要讲诚信,说话要有根据。我们康记当铺在临武县落足五年整,可有过一起坑蒙顾客之事?”说着不顾众人鄙夷的目光又转身对张乐天说道:“我来问你,你口口声声说你这把剑是宝剑,更是几百年传承下来的传家宝,你怎么证明?”

“呃……”张乐天还真不能给他什么凭证,难道他还要再穿回几百年,开具一张个人收藏证明,然后再来一个你爹是你爹,你祖宗是你祖宗的证明吗?不过关于此剑的锋利程度,他是心知肚明的。因此随即摆出一副稳如泰山的神色,不慌不忙的说道:“天下铁剑不计其数,能成为剑中利器的已经是少之又少,能被称为宝剑的,更是凤毛麟角。”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我这把剑,是我祖上所传不假,但要称为宝剑,无外乎削铁如泥,吹毛利刃两个条件。”

“好,既然如此,我便找来一根铁条,一试便知,如果真如你所说,一千贯便如数给你。否则……”老掌柜一笑说道:“你就跟我打官司,我告你个扰乱生意,污人清白之罪。”

张乐天一笑,心中也暗暗感慨。都说是万恶的旧社会。可拿打官司这一条来说,自己那个时代是有多难。即便是有了诉纸,法院也不一定受理。反观这个时代,有时候两个人会为了一个馒头来打官司。而且当天就能宣判,这其中没有任何多余的环节,实在是太方便了。

这时候有个伙计拿来一粗一细两根铁条,一根如黄豆粒般粗细,一根如大拇指般。

张乐天首先拿起一根较细的,用手指弹了弹,对着众人转了一圈,说道:“诸位可看好了,这根铁条虽然不算粗,但也不细,如果是普通刀剑最多也就是砍开一缺口。不过刀剑也会受到损伤。来看我这把剑。”说着他在门口找了一块青砖,将铁条放好,一剑砍下去,铁条应声而断,拿起铁条一看,切口平整光滑。再看剑刃,完好如初。众人不由得响起几声惊呼。

张乐天呵呵一笑,对老掌柜问道:“老先生,你看此剑如何啊?”

老掌柜脸色阴晴不定,其实能做到这一点,已经证明此剑不俗了,不过当着这么多人,实在不好下台。索性他用手一指另一根较粗铁条,说道:“能砍断一根细铁条算什么?我家的柴刀也能办到。如能将这根斩断,才算是一把上好宝剑。”

“好!”张乐天拿起另一根铁条,再次放倒青砖上,用足力气,刚要砍下去,就听众人中有人说话。

“且慢动手。”

张乐天一个趔趄好悬没摔倒。心说这谁啊?我这用劲足足的,你丫突然来这一嗓子,这不是给我泄气吗?他转过身来一看,便见众人之中走出一个身着青色长衫,头戴丝巾,手持折扇,约十七八岁岁左右的年轻男子。这身打扮在这个县城不多见,尤其是在这种场合,更显得与众不同,同时又气度不凡。

张乐天连忙抱拳问道:“不知这位兄台,叫住小弟,可有何吩咐?”

那人说道:“不敢,鄙人姓陆离,双名知行,请敢问兄台怎么称呼。”

“啊,原来是陆离兄台,小弟姓张,双名乐天。请问兄台有何指教?”张乐天暗思这个世界的奇名怪姓倒是不少。

陆离知行呵呵一笑说道:“张兄,不瞒你说,家父是陆离典当行的东家。今日我逛街到此处,恰巧碰到张兄在此当物。方才的经过我也都看见了,鄙人想对张兄说,如果此剑将铁条砍断而不受损,还希望兄台将此剑出售给在下,在下愿意出两千贯。”

(本章完)

.

第二天几人早早进城,几个衣衫不整的城门守卫打着哈欠开启城门,见到螭昧离几人收了十几个铜板的进门税,就摆了摆手就放行了。

连拍再摇伙计终于睁开眼睛,看了一眼面前的人,打了个哈欠,习惯的问了一句:“客官是当物,还是赎当啊?”。

“当物。”张乐天说着便将那把剑放倒柜台上。

剑刃上的血迹,不由的噗哧一声笑出声。这个二货,摸剑刃也不能顺着摸啊?

不一会儿便从里间出来一位老者,看神态应该是这里的掌柜的。

但见那老者出来后一抱拳,指了指柜台上的剑,说道:“这位客官请问是您当这把剑吗?”张乐天点了点头老者继续说道:“不瞒客观,本店自五年前开张到现在,还从来没有收到过剑。这价钱也不好说。不如客官您说个价老夫听听,如果合适,那老夫就收了这把剑,你看如何啊?”

不多时来到当铺门口,并不像想象中的人来人往生意有多么兴隆,相反的这里很冷静,一块“康记当铺”的牌匾孤零零的挂在门上。里面一伙计正趴在柜台上打盹,张乐天迈步进了店面。手敲了敲桌子,说道:“喂,伙计……醒醒,伙计……”

怎么就没向螭昧离几人借些铜钱啊?张乐天懊恼的想到。不过300文钱不是个小数字,即便是借估计他们也拿不出来。蜡烛在这个时候还算是奢侈品呢。大概可以买五斤猪肉,或三斗米。这么多东西换一根小小的蜡烛,这些人肯定会心疼的要命。

当看到张乐天时,几人虽然多看了一眼,但也没有过问。料想螭昧离等人经常进城来采买,和城门守卫之间也已经很熟悉了,有时候换一些人也属正常。

进到临武县里面才发现,虽然城墙很破旧,但里面的房屋并不像张乐天想象中的那么破败,相反,重新修饰的房屋楼阁还是很有一丝县城繁华的味道的。

临武县,县城因临近一条武河而得名。

青石砖铺就的道路足有十几米宽,路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也不显拥挤。随着继续深入,道路两旁也开始出现一些摆摊的人。什么针头线脑,萝筐扁担,卖柴的卖米的,卖小饰品的,卖小吃的……应有尽有。倒也很符合电视剧中的一些场景。

只是听他们说话,却绝大部分都还是地方方言,跟崖脚村的口音差不多少。但也有极少数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这让张乐天感到很欣慰,至少亲切感提高了不少。

张乐天不明所以,直到看到

(本章未完,请翻页)

阅读天道漫谭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