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灰色

兵不厌诈8

  • 作者:situhan
  • 类型:穿越重生
  • 更新时间:2021-11-29 03:00:20
  • 章节字数:8856字

有人提出了意见,为什么一开始不把李久就派到安县去,何必还要交换县委书记?这就是老一辈革命家的独具匠心,上级的许多意图并不表现在面上,而是在更深层次的构思里。对苏方的忠诚,组织上不怀疑,可是对苏方的能力,上面还看不清楚,毕竟长期在地下工作,许多思维的逻辑和模式很难叫人看清楚。从地下工作转为公开的身份,心理变化的无外乎有二种,一种是保持自己的本色,待人处事更加谨慎和更加周密,同时认真适应新的环境,学习新工作的知识和方法。比如钱这样的。另一种是完全的反转,把原来被压抑的情绪全部释放出来,就好像在水里憋了很久的人,一出水面就大口的吸气,根本不管吸进去的是什么,不管出水后所面临的是什么环境。苏方就是属于后一种,就是要在新的工作中扬眉吐气,搞出大动静来。

对于苏方的这种心态,上级是有察觉的,这样的心态不能说是坏,更是无法公开的批评,人家的工作热情高涨,总不能随便泼冷水吧?当然,给他配一个斗争艺术高超的军事干部就是一个必然。而当时的局面是璋德县情况比较麻烦,尤其是彭淦鑫这个汉奸加中统的双料对手,带给根据地的威胁是直接的,明显的。先打掉这边的对手,也有利于通过璋德县对安县进行实质性的帮助和渗透。如果璋德县这边的情况不好,那么支援安县就会有很大困难。同时,上级也发现按照苏方那样弄,安县的抗日民众伤亡会很大,片面的强调勇敢,强调跟敌人对着干,早晚会把在安县的那二千多鬼子刺激的开始扫荡。

事情的发展还真是如同上面的判断,苏方在调离之前做了一个“烽烟四起”的“暴动计划”,钱到达后根本来不及去纠正和调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武工队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基层游击队和民兵在执行烽火计划中一个个的倒下,最后,连安县县大队都折了进去,她不向自己的男人求救不行了,她很清楚,这样的局面靠自己很难扭转过来,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军事支持,才有可能让安县的老百姓和抗日积极分子看到希望。

另外,在向安县发展之前,安县本地并没有八路军活动的,毕竟安县与璋德县不同,安县是一个完全的平原县,不像璋德县是半山半平原。最早派进去的是分区直接放过去的“敌后武工队”,当时的武工队开战工作还是很不错的,很快打开了局面,准备把安县由敌占区也扩大为游击区,建立县委,苏方才由上级派了过去担任县委书记。与其说当时安县的局面是苏方打开的,还不如说苏方其实也是过去“坐享其成”,而从安县换到了璋德县,苏方其实是再次“坐享其成”。

细川倒是没有计较彭淦鑫的态度,他觉得彭淦鑫才是真正的铁杆汉奸,在共同对付共产党的这个事情上,鬼子和国府几乎没有矛盾,至少彭淦鑫是积极的。

“八路的主力不是还在大山里吗?他们一时半会不会轻易出来,就是出来,守卫在二个出口的绥靖军难道不会发现?南寨集、石板村这两个出口都配备有电话线,他们一个电话就能告诉我们,在他们到达之前,我们就消灭了共产党在璋德县的县委机关了,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

在旧中国,流氓混混,骗子老千最集中的两个地方就是天津和上海,而同样的海滨城市经济发达的广州,却是近代革命的基地。当然任何地方都有流氓混混,可相对来说,远不如天津和上海,这号称北卫南申的两个濒海城市几乎是一解放就是直辖市,除了其他的因素之外,闲杂无业人员多,商贸繁荣也是一个原因。

无独有偶,与璋德县相邻的安县也成立了县大队,可是那边的县大队发展的水平就无法与李久这个县大队相比了,这就给县委书记钱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就在李久这边大胜仗的时候,安县县大队在伏击一小股鬼子的时候,被从县城里赶来支援的伪军给反包了,这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安县县大队最后伤亡了半数以上的战士,好不容易才摆脱了敌人的追击,为此,钱派人到璋德县找苏方,请求支援,而分区也批准了璋德县县大队可以扩大作战区域,必要的时候无需请示即可到安县去作战,给了璋德县县大队最大的作战自主权。

许多青壮都要求参加县大队,对此,李久是严格控制人员,坚决要求参军的,李久把他们送到独立团去,而他这里,是抓紧练兵和各种体能战术训练。经过训练淘汰下来的也交给苏方去从事地方工作,同时,县大队还承担了为各个区培养军事人员,由这些人回到自己的分区里再组建各自的区小队。

经过县大队的这次打击,侦缉队再次被摧毁,细川觉得不能没有这样的汉奸组织,因此,给彭淦鑫的死命令就是尽快的恢复侦缉队的建制。而在璋德县里招募这样的人已经变得很困难,毕竟侦缉队从马二狗开始,到刘德,再到彭淦鑫,这已经是前后被八路灭掉了三拨了,就算是那些流氓无赖,他们也是怕死啊,谁愿意为那三瓜俩枣去玩命呢?

“如果真要是按照你说的那样,我们何至于搞的像现在这样?你不知道八路军神出鬼没吗?你如何判断在县委机关周围没有设置埋伏?”细川不屑的说道。

顿时,赵各庄燃起了熊熊大火,滚滚的浓烟升腾在平原上。

安县的局面侦缉队长花长海是当地的“武林中人”,原来是在县城里开了一家武馆,由于平汉铁路从北到南竖穿了安县,因此,相比较璋德县来说,安县的交通要比璋德县发达,流动人口也比安县多。安县人自古好武,所以,花长海在安县里的徒子徒孙可是不少,与璋德县这边不同的是,花长海的年纪已经五十多了,是个老奸巨猾无恶不作的混账东西,自从当上了侦缉队长之后,他在安县的财产迅速的膨胀,他的侦缉队也远比璋德县这边的人多,在安县,危害最大的竟然不是鬼子,而是花长海手下的侦缉队,还有就是驻扎在安县的一个绥靖军的一个直属团,这也与璋德县这边有着重大区别。

还有一个不同的是,驻扎的鬼子也比璋德县多,一共有二个守备大队,县城里驻扎一个大队,另外的四个守备中队就像羊拉巴巴那样从北到南守护着境内的平汉线。安县的宪兵司令江口三十六的军衔是中佐,据说是科班出身的日本陆军,可以说,安县的敌人要比璋德县的强大。

“我们为什么不出击?我们已经掌握了这么确切的情报!这可是对手的县委书记啊!我们有句俗话,擒贼先擒王,这个县委书记就是土八路的头头!”

彭淦鑫急嗤白咧的问细川,几乎忘记他不过是一条狗,居然对主子吼叫起来。

“你看到了共党县委书记的情报,可是为什么你没有关于八路主力的情报?”

分区之所以同意这样做,其实也是还钱一个人情。人家钱在璋德县干的好好的,偏偏因为李久是自己的爱人,就把自己发展好好的璋德县给了苏方,而苏方在安县搞的大忽撸的发展思路,表面上看“气势如虹”,可是根基不牢,尤其是县大队的战斗力不行,在连续几次与安县鬼子的战斗中,都是吃亏了。不知道的人认为是钱工作能力不行,大好局面到了她的手上居然举步维艰。而知道内情的人却是明白,原来的局面不过是虚浮的,一旦碰硬就出问题。

彭淦鑫到处封官许愿,在璋德县也才招到五六个人,这点人能干嘛?侦缉队不同于警察,也不同于伪军,相对于警察和伪军,侦缉队更接近特务和别动队性质的武装,所以,参加这样的组织,特权是有,收益也不错,可以随便欺压老百姓,但是,危险也大。正经人不会去干这个,可是不正经的人怎么可能干了这个不去欺压百姓?只要有民愤,有人命,被八路抓住后那就是个死。换句话说,璋德县侦缉队这个组织,几乎把璋德县里的二流子、流氓都给消耗差不多了,彭淦鑫就是想去扩大也难啊。不过彭淦鑫有办法,第一,他给在天津的一些老关系发了电报,在天津,他还有一大群底层混混,这些喜欢浓缩人生的混混就是打算迅速的捞钱,迅速的享乐,要知道,天津可是“大烟鬼”的重灾区之一,又因为天津租界以及靠近北平这个特殊条件,诸多的前清遗老遗少以及民国初年那些下野的大小军阀都是窝在天津的租界里,这就形成了围绕他们外圈的一个混混阶层,俗话说“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这“卫嘴子”说的就是天津卫。一些破败的旗人,没有多少生活能力,清朝覆灭之后,许许多多吃皇粮的旗人从天上跌落到了地下,肩不能扛手不能提,于是吃开口饭的人越来越多,所谓开口饭并不是单单的指说书、说相声、唱戏这些,那些最早一批的买办,满世界搞诈骗的其实也是吃开口饭的。当日本人占领了天津,一些上层的旗人去了奉天、长春,围绕他们的一些下层流氓混混就失去了攀附的根基。

对于鬼子纯属泄愤的举动,不要说李久率领的县大队不会去理,就是彭淦鑫也是摇摇头,叹口气走开。在彭淦鑫看来,该打的人早就跑远了,现在这样完全是浪费力气和子弹,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可他能说什么?计划是他弄的,可是最后却被土八路反打了伏击。现场他也看了,被打死的鬼子大多数是被短枪和原始的大刀匕首等给杀掉的,甚至还有被人用蛮力杀掉的,这明显是一群会武术的土八路,整个晚上都没有听到对方的机枪,这不可能是八路的主力。

赵各庄不像梅村那么“荒凉”,老百姓走的时候带走了老母鸡,带走了自己家养的土狗,可是一些野狗还在,他们也成了鬼子泄愤的靶子,一些鬼子随便的用枪打得那些野狗到处乱跑,有些傻狗就被鬼子打死了。

兵不厌诈(8)/h1  天亮了,鬼子在天亮之前就没有人干走出营帐一步,等到天亮以后才派人出来在周围巡睃,这出来是一个中队,现在,半个小队没了,小红旗还干掉了一个鬼子的机枪手,这让大岛的凶性大发。他下令把赵各庄的房子全部烧掉。

得到情报的细川直接让通讯兵骑着摩托给大岛下达了“班师回城”的命令。虽然损失不大,可对土八路的袭击却是完全扑空,这让大岛很是不舒服。而细川却不是这样的想的,他得尽量的把兵力收缩,为了准备夏收的扫荡积蓄力量。对现在这样零敲碎打的损失,他决定忍耐,否则是劳师费力,最后会把自己的那点兵力都消耗进去,这个损失他还真是消耗不起,他很清楚,土八路就是用这个法子跟他玩水滴石穿,他不能再给土八路这个机会了。

发泄一通的鬼子最后还是回城了。胜利的消息传的很快,尤其是侦缉队的覆灭让老百姓大快人心,整个璋德县除了被鬼子伪军占领的据点之外,几乎都轰轰烈烈的展开了保卫夏收的运动。苏方从来没有如此扬眉吐气,整个游击区的工作全部盘活了。对此,苏方是再也不说李久避战和怕牺牲的坏话了,反而是到处夸奖县大队的战术战斗非常的优秀,同时号召广大青壮参加八路军。

分区的命令是直接派人过来下达的,苏方也没有意见,相对前一段时间,他所处在的环境经过赵各庄的二次战斗已经完全改变了,特别是李久抓住机会一举把侦缉队给消灭了,这就极大的改善了苏方的工作环境,几乎使苏方可以在白天大摇大摆的去各个村镇进行“视察”和“召开大会”。

苏方这个干法,使八路工作队的情报像雪片一样的飞向了彭淦鑫和石原次郎那里,再通过整理后送到细川那里,可是细川不为所动,他对面前的这个对手太了解了,细川认为凡是自己能够看的见摸得着的情报都是诱饵,对面的八路军独立团已经不是二年前那样的弱小,已经成为他的一个劲敌,坦率的说,如果面对面的硬打,抛开自己拥有火炮的优势外,璋德县守备大队很难打得过独立团,正是考虑这一点,细川根本不相信那些情报。

阅读灰色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