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大汉天子之我是汉高祖

第127章是可忍孰不可忍

  • 作者:我爱兰花蟹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2-01-12 00:28:00
  • 章节字数:4998字

刘昆作这么一首小诗,就为人所津津乐道,刘季却说,想都不用想,要作多少首就有多少首。

这无论如何,都让人无法相信。

即使刘季讲史讲得是精彩纷呈,然而,诗赋却是另外一种领域,不是知道的历史多,就能作诗赋的。

全场寂静下来。

就连吕雉都有些担忧地看着刘季。

刘昆表面很是恭敬,对着刘季左手压右手,就是一个鞠躬。

他抬眼看向得意的刘昆。

此时的刘昆,自觉压了刘季一头。

她有些气恼了,正要斥责刘昆,却是被刘季给拦住了。

“媳妇儿,这里是读书人的地方,不是街市之上,莫要生气骂人!”

“有请师公赐教!”

刘季丝毫没有犹豫,握了握吕雉的小手,让她安心。

他抬脚走上高台,环顾全场一眼,抬头看向天空中的月亮。

“那你们听好了!”

“我现在就以天上的明月为题,作一首诗。”

全场静静地听着。

刘季想都不想一下,就吟出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一读完,所有的读书人,低头一沉思,再抬头看那一轮明月,一下子就落入意境之中。

大多数的读书人,都有离开家乡很长时间的经历,为了求学,为了游历,还为了其它原因。

这个时代,交通不发达,不要说离得很远,就算是离得几十公里,也是很长时间才能回家一趟,所以,思乡这种情感,都非常的浓重。

众读书人们,如同喝了一碗香浓的醇酒一样,个个都有种迷醉之感。

好诗啊!

真是好诗!

台下的陈其,直接站起来鼓掌,边鼓掌,眼眶都红了。

“师公,这诗真是太好了,道出了我在外为官,看到圆月,总是想起团圆,苦思家乡亲人的心情啊!”

其它人也是忍不住跟着鼓掌,大声叫着好,甚至隐约地听到了哽咽之声。

“我好想家,想家中的父母,想家中的兄弟姐妹!”

“呜,我有三年没有回过家了,也不知家中现在如何?”

“看来,是时候回一趟家了,在外求学五年,不知父母还健康否。”

台上的刘昆,看到台下的读书人的表现,一下子就懵了。

他也是读书人,这首诗,确实是格外的清新,也容易让人触景生情。

高堂子咽了一口水,也顾不上形象了,回头大叫一声。

“荀道,把师公的诗,给记下来。”

“好!”

荀道立刻提起笔来,正要动笔,突然想到了什么。

“师公,这首诗叫什么?”

刘季淡淡一笑,“就叫它静夜思吧!”

刘季此话一出,台下又是一阵轰然叫好!

刘季看向有些发呆的刘昆。

“刘孙子,这诗怎么样?”

“不够吗?”

“我又想到一首!”

听到刘季又想到一首,台下立刻就有人大喊。

“赶紧给我竹简,给我笔墨,我要记录下来。”

“我也要记录,你们干什么吃的,没有竹简了,就把你衣服脱下来,我要写在衣服上。”

刘季再一次摇头晃脑。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这首诗,我也懒得起名了,就叫它杂诗吧!”

“也是一首思乡的诗。”

“想到思乡,我又有一首!”

······

刘季当场就把以前背诵过的有关于思乡的诗,一口气吟了几十首。

全场鸦雀无声,有人在奋笔疾书,认真的记录刘季口中的诗。

有人则在细细的品味刘季吟出来的诗的味道,状似痴迷。

台下的吕雉,两眼已经不再是冒着小星星这么简单,而是有如发着皓月之光。

刘季吟了几十首诗之后,饶有趣味地看向呆若木鸡的刘昆。

“刘孙子,怎么样?”

“我现在所吟的每一首,是不是都比那道鹅鹅鹅,更有意思,意境更是高远?”

“这种诗,我随口就能作出这么多来,我会因为觉得你那首孩童启蒙般的小诗,而抢你的?”

这一回,刘昆的脸,瞬间就红了一个通透。

他已经无力反驳了。

因为,刘季脱口而出几十首诗,每一首诗,都有着流传千古的潜质,绝对的佳作,就连他都无法否认。

那么,其它读书人,自然也会这么想。

事实正是如此。

几乎全场的读书人,都觉得,刘昆真的是剽窃了刘季的诗。

高堂子脸色阴沉,低喝一声。

“刘昆,你给我从实说来。”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这······”

刘昆身躯一个哆嗦,双拳握紧,这了半天,就是没有说得出别的话来。

高堂子立刻也就明白了。

刘昆的表情,足以说明一切。

这诗就是他剽窃来的。

高堂子怒不可遏。

他活了一辈子,几十岁的人了,被奉为大秦名儒之一。

还以为临到老了,还能收到一个得意门生。

没想到,他深为自豪的弟子,竟是这么一个玩意儿。

竟敢剽窃别人的诗来骗他?

是可忍孰不可忍!

这脸真是丢大发了!

甚至有人在夸奖他,尊师重教,是读书人的楷模。

刘季呵呵一笑,“这么一首简单的小诗,还要呕心沥血,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刘昆,你脑袋是装屎的吗?”

“这不过就是一首启蒙孩童读的小诗而已,要作这样的诗,我想都不用想,要作多少首都没有问题。”

尤其是一首好的诗赋,除了要有灵感之外,还要有真情实感,以及精准洗练的文字功底。

想都不用想,要作多少首就有多少首,那真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作出一些乱七八糟的,只能是贻笑大方而已。

他倒是想看看,刘季要怎么证明,这诗是他写的!

他对吕雉眨了眨眼睛,“交给我就行了!”

这让刘昆脸上的笑容,渐渐浮现。

就连高堂子,都觉得,刘昆这个传业弟子,在品德上是相当不错了。

刘昆听着众人的窃窃私语,大多都是在责备刘季,同情他的。

这样的一首诗,都能让给刘季,因为刘季是师公。

吕雉察觉到,刘昆这样做,显然是在抬高自己的同时,贬低刘季。

刘昆心中嗤笑一声,这刘季,向来以能吹牛皮著称,到哪里,牛皮吹起来,那就是信手拈来的事情。

刘昆是读书人,知道写一首诗赋,是怎么样的一个过程。

阅读大汉天子之我是汉高祖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