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润宋

第74章种师道北伐

  • 作者:小木子2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2-05-13 11:39:27
  • 章节字数:4574字

四月份,宋军在种师道的步步为营之下,抵达了高阳关,已经是河渠之地,这里百年不识干戈,驻军骄怠,备战松弛,连当年为阻截辽国骑兵而构筑的塘泊防线也水源枯竭,提防废坏。

和历史不同的是,种师道并没有急着攻打高阳关,而是着手修复河堤阵地,制作攻城器械,同时派出斥候打探更多的情况,等待后勤补给的跟上来。

攻打战,宋国已经好多年没有进行过了,尽管种师道带领的是以西北军为核心的强军,他也没有随意消耗的打算,或许正是因为统帅的是和他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西北军,他才会这么小心谨慎吧。

因为,辽国的虚弱也是相对的,和宋廷来说是半斤八两。

种师道摇了摇头:“你刚刚参加剿灭方腊,知道国内空虚,马匹可以给你一千匹,盔甲两千五白套,兵器足够,粮食五日份!.......这,已经是极限了.......”

“进之明白了,不过,我还是希望马匹可以多一点,就算盔甲没有也可以,.........”

同一时间,南方。

宋国死拼硬凑,凑出了八万的军队,出师北伐,妄图趁机收复燕云十六州。

只是在金太祖看来,这就是一口作气消灭辽国有生力量的一次绝妙的机会。

是以,他才没有在追上来后,就迅速击破辽军,不要怀疑金兵有这个实力。而是以辽国天祚帝为诱饵,诱惑出忠心于辽国的势力,也为之后更好地占领和掌控辽国做准备。

对于突袭任务来说,盔甲的作用远远没有马匹重要,张池需要增加部队的机动性,当然,也可以从辽国手里“借出来”,但是也不容易。

“哎......”种师道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会。

而张池也在静静地等待着,种师道对于张池来说,意义是不一样的,那种无私的忠君报国的精神,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让人佩服。

还有,某种程度上,种师道不止对张池有提拔之恩,更加有一种师生恩情。

这,大概是最后一次和种帅一起奋战了。

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张池可是花了大力气,大金钱在辽国,乃至金国建立了情报体系。

北方,辽国天祚帝已经兵败!

局势的关键点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不在这里了,和金国的海上之盟就是一个笑话。

也正是如此,张池已经放飞了自我了,因为,他不那么害怕宋廷听,时机没有最合适,却已经到来。

真的把张池逼急了,分分钟学习老前辈李元昊,揭竿而起,自立为王。

到时候,难道宋廷恢复到了可以一打四的地步?打金,打辽国,打西夏国,打他“张池”?

“两千匹马吧,盔甲改成两千套,这已经是极限了,本帅知道你难,可是也只能如此了。万一,.......真的顶不住,就退后撤退回来吧,本帅不会追问你的责任,只求你尽力而为!!!”

“种帅放心,进之会像一把利刃,刺穿进去辽国的内脏的!”

张池严肃地说道,辽国败局已定,他可不想宋廷在这里消耗过多,以至于今后连后撤到杭州,建立江南小朝廷的能力都没有。

所谓的政治,不过是利益的照顾交错,敌敌我我的复杂关系罢了。

几个时辰后,张池统帅着五千宋军西北军,两千骑兵,三千步兵,离开了宋军军营。

本来,种师道分配给张池的是精锐禁军,不过被张池婉拒了,他不认为西北边军比禁军战斗力差,甚至比不少禁军强。

最重要的是,张池带走的是原本跟随他多年的本部部下。

本来,由于轮调的机制,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方腊叛军打乱了张池被轮换的进程,而之后北伐,又是种师道为统帅,为了整体大军着想,理应如此。

北方边境,凄凉无比,张池蓦然回首,看着驻扎在堤泊处的宋军,再低头看了一眼身上的宋军服饰,正四品宋廷将军忠武将军,半是思念,半是决然,带着复杂的情绪,抽出战斗刀,大喊道:“弟兄们,让我们去辽国境内走一遭,看看老祖宗们的燕云十六州,驾,驾,驾........”

战刀出鞘,袭扰辽国后方,也是张池脱离宋廷,潜龙升天的开始。

“是,将军!”

一众军士异口同声地大声回应着,声音整齐划一!

大家知道这是很惨烈的任务,可是将军是可以信任的将军张池,兵知道将,将知道兵,那,还有什么呢?!

就这样,五千宋军消失在了天际。

犹如一把匕首,插入敌人腹部,内部。

三月份,金太祖挥师攻破居庸关,北辽亡,自此,辽国五京尽失。

金国有着扩展地盘,王朝霸业的意图,宋廷的目标只是收复有座十六州罢了。

显然,这一次,宋廷北伐的成功可能性更加低了。

大军部署中,种师道愁容满面地叫来了张池,这个位置很重要,关系到大军的存亡,他不想派遣可以说是西北军里年青一代第一人的张池,却又不得不如此,唯有张池可以胜任。

“马匹,盔甲,兵器,粮食,请问大帅可以支援否?”

张池点头大应下来,同时提出支援。

金国和宋国的海上之盟,不过是建立在有着相互利益的前提下,各自的谋划罢了。

.............

得起不饶人,金军携带大胜之势,追击而出居庸关,和重新整合的辽国天祚帝对峙于白水沁(今内蒙古嚓哈儿右翼前旗北黄旗海)。

“哼,看来辽国灭亡指日可待了!”

1123年,即宋徽宗宣和四年。

金太祖看着整凝聚而来的辽国兵马,差一点笑出了声。

这辽国真的没有人了,大败之下,居然还敢在这野外草原里行军布阵,看是妄图破釜沉舟,拼死一击。

里面,太多熟人,太多关系,太多感情了,已经大半辈子,对于他来说,算是血脉相连了。

“进之,我需要你突袭到高阳关后面,一是袭扰辽国的支援和军需,而是防备辽国有什么特别行动,以做大军的后援,有没有问题?”

阅读润宋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